2011年中國公益資源匹配調研報告顯示由于資助方和公益組織在價值觀、語言、需求、話語體系等方面存在差距,成為資助的主要困難。而在過去的5年中,資 助方在環境保護和扶貧領域投入最多,然后是社會創新和災后救助,對于能力建設和醫療衛生心理領域投入較少,因此資方和公益組織之間的匹配非常重要。
針對這一點,培訓設計了研究資助方這一互動環節。每個討論組針對資助方的四個方面內容,包括資助方的基本信息、資助記錄、資助方的相關利益人以及宏觀信息 做頭腦風暴,展開討論,然后到臺上進行講解。我們所在的第三組,主題是探討資助方的相關利益人有哪些,以及獲取這些信息的渠道,大家集思廣益,最后由馬陽 主任作了總結和講解。
在實戰演習環節,雙方圍繞事先設定的主題,資助方運用各種手段考驗各組代表,然而我們NGO的代表也相當聰明和睿智,繞過各個陷阱,最終表達出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達到了一個有效和順暢溝通的效果。
晚餐很豐盛,餐后又一輪交流探討,接下來就是大家關注已久的瓷娃娃案例分享。
來自瓷娃娃的NGO代表介紹了瓷娃娃的整個發起和創建過程,以及籌資經驗,最值得學習的恐怕還是瓷娃娃的理念和態度,從他們制作的PPT上就可以看出其良苦用心,不管是照片的選擇、還是文字的講解,甚至是模板風格都體現出了一個公益組織的用心和愛心。
這次培訓活動主辦方組織的很緊湊很充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會后主辦方非常慷慨的貢獻了培訓資料,并且給參會的NGO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雖然處在地下室的會場有點冷,但是大家都堅持到最后,活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