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虹/別忘了我別忘了我/在你生命中曾有過/青春是一陣路過的風/當風吹過誰不曾淚朦朧/我們是一些散落的歌/你是否在唱你是否在聽/一路順風一路順風/遙遠的路上多珍重/記得有我在逝去的歲月中
——《一路順風》
坐在背馳在盤山公路上的歸途的車上,這首歌的歌詞總是在腦中揮之不去,或許是此前孩子們淚眼閃爍地唱著這首歌的場景深深地觸動了我吧。從出發到踏上歸途整整21天。回想這近一個月的支教經歷,所有的一切都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前一秒。
一、出發!目標貴州
實在是難以按捺自己激動的心情,約定時間是早上7點,我6點半便第一個早早地趕到了集合地點,過了大約半個小時,14個拖著箱子的背影離開了“蔣震圖書館”。
一開始的火車旅行就是一道難關,行李數量眾多來回折騰自不必說,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人的數量。雖然是票上明明白白地印著你占有此座,周圍的人絕不會讓你如此舒服,購站票者擠滿了過道,更有甚者強行擠占你的座位空間。可以想象,在車廂里擁擠到連挪動一步都要花費半分鐘這是個什么概念?所以,雖然坐在座位上,擁擠的空間迅速耗光了我們的精力,大伙一開始的興奮勁轉眼就成了一臉倦意。這32個小時的火車之旅,除了要忍受擁擠的空間,還必須要承受渾濁的空氣、讓人不適的溫度、饑餓感、困乏感。甚至有體質稍弱的隊友出現惡心、發燒等不良反應,這些狀況對于我們的整體士氣打擊很大,簡直就如同當頭棒喝一般。
然而,我們自然不會因為這些就意志消沉,迎難而上才是唯一的出路。在隊長的統一領導下,隊友很快就在醫院接受了治療并痊愈了。當然這與隊醫的努力,隊友之間相互關心相互照顧也是分不開的。經歷了這小小的挫折,大伙的團隊意識更強了,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吧!
生病的風波過后,我們很快就乘上了開往山中的車,盤山公路上,通過車窗看著車子駛過一個又一個險峻異常的彎道,心中除了些許恐懼,還摻雜著些興奮。有一個聲音一直在說著“孩子們,我來了!”數個小時的顛簸過后,從箱子堆里跳出來,撲面而來的便是大山里獨有的空氣的清新味道。我知道,雖然受了很多累,最終我們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金珠中學。
二、土豆!又是土豆
到達小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安頓下來。住的地方可以這樣描述:四面墻、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長凳。以上便是一間教師宿舍的標準配置。房間不多,我們只能每兩個人擠一張床。一開始實在很難適應,半夜醒來耳邊是不知名的蟲鳴聲,身邊是以奇怪姿勢躺著的隊友。由于地處山中晚上的溫度很低,要是一不留神被子被壓住了,第二天就等著吞感冒藥吧。白天的事情很多,教學、做飯……一天下來累得不行,也不是很在乎住的條件怎么樣,休息好才是王道,因此,在那里住的幾天沒失過眠,或者說已經累到連失眠都做不到了吧。
初到學校,毫不夸張地說,我連菜刀都拿不穩,可是輪到你做飯了,你總不能站著發呆吧?于是,從一開始的把好好的面條給煮成了“粥”到能切出整整齊齊的土豆絲,也算是實現了“質的飛躍”。每天的菜永遠也少不了的就是——土豆。削土豆是每天午飯和晚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序。要問只用土豆這一種食材能做幾種菜?我可以告訴你,答案是“無數”。你絕對想象不到桌上擺了兩道菜:一道是加了醬土豆片,另一道是沒加醬的土豆片。可能你覺得很幽默,但這的確是我們這些天生活的真實寫照。
三、上課!講臺之上
路途中的辛苦也好,生活的艱難也罷。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此行的核心永遠是: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本著這個目標,無論是在出發前,還是在每堂課之前,充足的準備工作是必要的,根據之前的分配,我負責教初二的數學和三年級的體育。體育課還是很輕松的,教他們打籃球,跟他們一塊玩游戲,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雖然玩游戲的時候總是跟不上孩子們的節奏,看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我也是很欣慰的。
然而,作為數學這樣一門重要的學科,我是萬萬不敢馬虎大意的,第一天我就通過讓他們在紙條上寫不懂不會的題目的方式,試圖了解他們在之前學習過程之中難點,從而對癥下藥。但是,事與愿違,幾乎沒有一個人主動上交。無奈之下,我只得改變了原計劃,變“復習”為“預習”給他們講解初三數學的內容。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在上課過程中,總是出現部分學生根本不聽課,明明是剛講過的內容,提問問題卻什么都答不出來,起初我也不太在意,以為他們只是因為懶惰而不想聽課。其實,并非是我想象的那樣,在一次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我無意間問道為什么有的同學上課不聽講,我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他們早就放棄了對數學的學習。部分數學基礎差的學生因為接受的能力可能稍差一點,想聽懂,但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課后又得不到請教老師或者相互交流的機會。長時間下去形成了惡性循環,再加之老師放棄對他們的輔導以求趕上的想法,更加重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難度。
想清楚了這些,我針對性的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盡可能地放慢了講課的節奏,對題目的講解也是講過之后讓聽懂的同學舉手示意,如果人數過少,我會讓沒舉手的同學提出沒聽懂的部分,再詳細講解。這樣就充分照顧了那些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其次,對于那些學習拔尖的學生,為了更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能力,我們特意辦了一個奧數培訓班,讓有精力的孩子參加,拓展他們的知識體系,在課上我也會偶爾出一些難度稍大的思考題,供他們探究。最后,課后我拿出盡可能多的時間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并不斷改進我的教學。通過這三條措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階段考試中,他們的成績讓我比較滿意。
親身體驗教學的滋味之后,我深深感到了教師這一職業的偉大。正所謂“師也,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做好這一本分工作,需要付出的實在太多。精心的備課是一堂課的基石;耐心細致是必不可少的品質。一個知識點不僅要研究地通透,還要反復、反復再反復地講解。再輔之習題等加以鞏固。這樣才能讓一個知識在學生的腦中扎根。完成這樣一個過程,其辛苦只有親身感受過才知道。
四、老師!您辛苦了
除了日常的授課,我們還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活動來豐富他們的日常學習,像是防災知識講座,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培養自救能力;黨史宣講,增強他們對黨90年光輝歷程的了解,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小說征文比賽,鼓勵他們寫出自己的風采,展現他們的文采;詩歌記誦比賽,通過詩歌陶冶他們的情操……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還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恰。
五、離別!真誠的淚
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兩個周的授課很快就畫上了句號。迎來了總結大會,孩子們各展風采,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最后孩子們合唱的《一路順風》賺足了眼淚。就如同歌詞中所唱一般,我相信不論是對于我們這些老師,還是孩子們,這段經歷在彼此逝去的歲月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吧!
次日清晨,我們早早地就將行李收拾停當準備出發,當時是早上6點多,本以為來不及和孩子們見最后一面了,畢竟那么遠的山路再加之那么早,走路極不安全,可剛把箱子提起來準備搬到車子上,孩子們居然成群結隊地跑到學校了!我實在無法想象從家里要走一個小時山路的他們是怎么趕來的。車子開動之后,有個初一的女學生追著車子跑了近1公里,只為給我們送最后一封信。
車子開到小鎮里,我們居然得知有一群孩子順著山路跑上公路要一路追到小鎮來!天啊,那可是坐車都要花費3個多小時的山路啊!匆忙趕回小鎮的我看到孩子們時嗓子一陣陣發緊。他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說不明白,我只知道有一個詞在支撐著他們——真情。把孩子們送上回學校的車,我一顆跳個不停的心總算稍微安穩了些。我不斷的問自己,我在山里的那些天所付出的到底值不值得孩子們這樣去做?我覺得我自己付出的還是太少太少,我傳授給他們的知識終究比不上孩子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教會我的那些東西,它們實在是在太珍貴了。
六、反思!我思考著
這些天的支教經歷,磨礪我吃苦耐勞的品質,讓我感受了孩子們的真情,也引發了我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導致了他們這樣艱苦的教育環境呢?我想有這幾點原因吧。
第一、當地師資力量的缺乏,雖然近些年的金珠中學在這方面有所改善然而依然是不容樂觀的,有太少的人愿意來到這大山之中教書,艱苦而單調的生活環境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這一點如果能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或者通過媒體發動社會人士進行捐助能得到很大改善。
第二、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很多家庭里存在孩子不想讀書的情況,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來,是由于上學的環境不好造成了學習能力的低下,當他們上了高中與那些接受良好教育的同學相比難免會產生自卑厭學的心理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二來,家家幾乎都有農田需要照料,許多家里的男性都外出打工,勞動力不足,只能靠這些在上學的孩子們干農活了。這就造成了學習、農活難兩全的局面;三來,這些孩子的家長文化素養不夠,有的不了解受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則是不知道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以上三點都是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針對這幾點,我覺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宣傳教育重要性的力度。一些傳統的觀念必須要改變,否則,再好的教學資源對于沒有興趣的學生都是無用的。
第三、有些家庭的生活條件很好,但是學生卻得不到學習資源。同樣是在家訪過程中,當我問及學生都讀什么書時,他竟答不上來,在山區里買一本雜志這樣的事都無比困難,后來我又了解到政府就要出資修路,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路一旦修好交通環境得到改善后,相信要獲取學習資源會容易得多了。
這三點就是我發現的當地教育條件差的幾個原因,我相信如果解決了這幾個問題,會有越來越多孩子們走出大山,在那一片自由的天空下自由的飛翔。
七、結束語
短短21天的支教,我所做的一切能改變的實在太少。我想讓更多的人能走進那群孩子,奉獻他們的愛心,通過我們這些播撒出來的火種,能燃起愛的熊熊火焰,我想這才是支教的意義之所在—真正能改變一些東西,人心也好,物質條件也罷—所以,我再次發出呼吁:請更多的人加入我們、關注我們,有了你的幫助“西部陽光”會真正用愛將陽光折射到西部,讓希望之花開遍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