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為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
2012-08-03

為留守兒童撐起愛的藍天

2012年8月3日    來源: 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外教老師與學生互動。

  7月28日,涇縣王直助教中心第十二屆留守兒童夏令營隆重啟動。此次夏令營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由來自美國“青少年同在藍天下” (“Youth Building Bridges”,簡稱YBB)支教團隊及華東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9所學校的支教學生共同參與。

  為深入了解夏令營開辦及留守兒童暑期生活和學習情況,記者日前趕赴王直助教中心,現場感受中外學子互動交流的動人場景。

  夏令營中交流忙

  7月31日下午3時許,驕陽似火,酷熱難耐,暑期中的涇縣王直助教中心氣氛熱烈,在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文明樓教室,幾十名留守兒童簇擁在美籍教師周圍,興致勃勃地聽他上計算機課。寬松自然的教學形式,趣味盎然的教學內容,流利的中英文雙語教學,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博得陣陣掌聲……

  看到孩子們歡樂的笑臉,79歲的第二屆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王直露出欣慰的笑容。 “美國YBB50人支教團隊的參與是今年夏令營的最大特色,來了很多外籍人士,這是以前沒有的。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YBB支教團隊將通過圖片展示、實驗操作、游戲互動等方式,開展英語、計算機、科學、歷史和世界文化、運動與健身、中美學生學習與文化交流。 ”王直告訴記者。

  在二樓教室,來自上海交大船舶海洋工程系博士二年級的學生王宏志在與留守兒童激情互動,傾心交流,孩子們一張張笑臉就像花兒一樣綻放。小王是這次YBB支教團隊的領隊,他告訴記者:“我是從《魯豫有約》電視節目中了解了王直老人和他的助教中心,心里便萌動了支教的想法,很想為這里的孩子們做點事。 ”小王是湖南人,也在農村長大,很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這里的孩子們,有夢想就有希望。為了不辜負孩子們的期待,小王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精心準備133頁課件,讓孩子們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快樂地學,主動地學,翱翔于知識的藍天。

  采訪王宏志的時候,有個清秀端莊、文文靜靜的女孩一直端坐在一邊。小王介紹說,她叫梁天晴,是華裔,漢語講得很好,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梁天晴靦腆地笑著告訴記者,她來自美國,即將升入大學。她今年是第二次參加“青少年同在藍天下”活動了。 “在這里和留守兒童同吃同住同學習同生活,很開心,很有價值,也在教學相長中提升了自己的人生閱歷。 ”她希望把美國式的教學理念帶進助教中心,讓孩子們在交流互動中學會分享,在輕松、愉悅中喜歡英語,實現英語水平的自然提升。

  磨練教育學感恩

  談及開辦夏令營的初衷,王直老人坦率地說:“暑假里,高溫與價格高昂的社會性夏令營擋住了留守兒童的腳步,孩子們無處可去。從2001年開始,我堅持每年暑假開辦夏令營,一年一個主題,十二年來從不間斷。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審計學院、安徽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各大高校的一批又一批志愿者,通過英語之角、演講比賽、趣味游戲、才藝展示、心理疏導、品德教育和學習輔導等專題,開拓視野,堅定信念,培養興趣,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讓孩子們在夏令營中磨練,在磨練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恩,在感恩中勵志,在勵志中收獲。 ”

  在王直的辦公室,記者巧遇YBB創辦人滕如燕女士。她滔滔不絕地對記者說,2009年YBB在美國華盛頓C&T青少年科技學院創立,四年來每年暑期都要組織中美兩國志愿者赴中國貧困地區開展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受益學生已超千人,“之所以選擇王直助教中心,是因為這里是革命老區,又是留守兒童聚集地。從安徽朋友及網絡媒體了解王直老人多年如一日關愛留守兒童的事跡后,我們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動,就來到這里支教。 ”這次遴選的50名志愿者中有24名來自美國各州,他們和來自上海交大等高校的學生一起,共同完成暑期教育實踐活動,一起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興趣愛好,為他們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窗口。

  下課鈴響了,助教中心2011年感恩班的鳳君妹下樓徑直來到操場,一起和志愿者們做互動游戲。她告訴記者,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無暇照顧她。但是她一點也不寂寞。在王直助教中心不僅生活無憂,而且有機會參加夏令營活動,每天都有驚喜,能寓教于樂過暑假。她很喜歡YBB團隊里的人,“他們都很親切,對我們都很有耐心”。看著一個個笑逐顏開的留守兒童,看著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志愿者們,滕如燕女士很開心:“同在藍天下,讓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是YBB團隊宗旨。 ”

  春風化雨助學情

  “暑期夏令營活動的開展,能讓孩子們在互動交流中培養興趣,增長知識,完善人格,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工作和融入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采訪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當前要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還要注意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格養成。

  對此,王直老人有著豐富的實踐和經驗,之所以走上愛心助學之路,也正是想要改善留守兒童的境遇,讓他們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他堅信“幫一個孩子,就是救一個家庭”。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打工潮”的出現,農村出現一大批留守兒童,這些孩子“上山捉鳥、下河洗澡”,成為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生活上缺人照應的“三缺兒童”。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2000年暑假,當時退而不休的王直利用廢棄廠房,嘗試著“接收”了13個孩子,他負責燒水、做飯和安全,孩子們在一起生活學習,家長們很歡迎。第二年,王直辦起了“素質教育夏令營”,一下子來了100多個孩子。 2002年,他掛牌成立以“扶貧、解困、助教、育人”為宗旨的王直助教中心。

  針對不少留守兒童親情缺失,不好管教的現狀,王直想了很多辦法,除了生活上照料外,他制定了“二十條、十不準”等行為規范,并專門聘請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品德教育和學習輔導,探索出“親情教育”、“愛心教育”、“感恩教育”等方式,教育他們“先做人、后成才”。10多年來,他堅持“關愛留守兒童、扶持貧困學生、為百姓排難、替政府分憂”,收托留守兒童1200余人,用春風化雨般的大愛關心每個留守兒童,悉心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他本人也榮獲全國道德模范、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以他為原型拍攝的電影《春風化雨》獲得安徽省“五個一”工程獎。在其感召下,蘇浙滬等地200多名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與1000余名貧困學子結對,資助金額累計達600余萬元。

  王直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廣為傳播以后,每年暑假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志愿者,今年暑假期間到這里來支教的大學生就有240多人。 “我雖然老了,但信心不減,熱情不減,我將繼續助學事業,盡可能創造更多條件,堅決不讓留守兒童輸在起跑線上! ”王直最后告訴記者。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