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長三角土壤危機
2012-08-09

20060210 17:02鳳凰網 > 鳳凰周刊 > 200536(205) > 鮮時事 > 正文

/記者 周季鋼 特約撰稿員 李秀中(發自江蘇)

林玉鎖最近很忙。作為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農村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來回在南京和北京兩地穿梭。據了解,一場大規模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即將啟動。

而在此前的725,林玉鎖主持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歷時兩年,實地調查了江蘇、浙江、合肥、大連5省(市)典型地區,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驗收評審。這份報告,因種種原因未能公開。但林玉鎖向《鳳凰周刊》記者透露,這20年來大陸土壤污染情況相當突出,比他預想的要嚴重。

有資料顯示,農藥和有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類型的土壤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全國每年僅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的糧食達1000多萬噸,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人民幣。

宜興是一個典型例子。20055月~6月,江蘇宜興市9800多畝稻田污染受災。一位農民道出個中原因:“水里有毒,土里有毒,糧食里也有毒。”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趙其國院士對宜興的農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稻米中含有120多種致癌物質。宜興土壤污染之嚴重,已經嚴重威脅農民的生存和社會的穩定。

被忽略的土壤保護

據林玉鎖透露,水、空氣、土壤作為污染的三大介質,與大氣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可以接納各種污染,同時自身也具有凈化能力,土壤污染往往被政府和民眾所忽視。

據了解,目前大陸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5;其中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公頃,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達330多萬公頃。因農藥和有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類型的土壤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林玉鎖說,空氣和水可以流動,而土壤卻不行。土壤是所有污染的最終歸屬,一旦污染便很難修復。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噸土需要250美元的修復費用,“但就大陸目前的發展水平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目前有《大氣污染防治法 》和《水污染防治法》,卻沒有《土壤污染防治法》。早在2003年“兩會”期間,江蘇省射陽縣姜德明等39位全國人大代表就已提出議案,建議將治理土壤污染問題擺上議事日程。

據了解,1995年國家曾頒布土壤質量環境標準,但業內專家認為該標準過分強調統一,并不能滿足大陸土壤多樣化的特點。同時,該標準中對鉛的臨界含量定值偏高,難以保障兒童健康。“另外,標準中有機污染物種類太少,僅有‘666’和DDT兩種,事實上,這兩種農藥于1983年已停產,對土壤危害程度越來越小,可其他新型的污染物并沒有補充進來。”

孫鐵珩院士認為,出現以上問題,與大陸迄今沒有統一組織過土壤污染普查有關:“家底摸不清,全面、系統的認識也就無從談起。當前中國土壤污染研究部分停留在文獻綜述水平,應提倡這種研究從文獻綜述向實驗研究轉變,進而向田間實踐轉移。”

由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駱永明主任主持的國家973項目的一項研究表明,長三角部分地區的土壤正遭受嚴重污染,其中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有毒物質的污染已惡果初顯。

1998年,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通過國家環保局向國務院提出,要對中國土壤污染的情況做一個全面調查。按照當時林玉鎖的想法,該項目涉及經費1億多元,但并沒有獲得國務院的批準。林玉鎖反思說,那是一個過于超前的計劃。

2000年,國家環保總局下發文件,提出由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牽頭、林玉鎖作為項目負責人開展《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各省自愿參加到該項目中,工作經費由各單位自行解決。國家環保總局向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撥款70萬元,作為此次研究的組織費用。廣東、江蘇、浙江、合肥、大連5省(市)環保機構參與了此次研究,并確立以江蘇宜興等太湖典型地區作為調查對象。

2004年底,調查取樣完成。2005年上半年進行數據總結工作,形成100多種污染物的10多萬個統計數據。2005725,《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通過國家環保總局驗收評審。

對于具體的數據,林玉鎖表示有“保密”需要,不方便透露。一位知情人士分析,數據肯定是觸目驚心的。而宜興土壤污染情況,正是長三角土壤危機的一個縮影。

陶都:不復存在的記憶

宜興市隸屬于江蘇省,千百年來以“陶都”聞名于世。從宜興市區驅車至丁蜀鎮,在104國道旁,數百家陶器分銷商一字排開,堆積如山的陶器以及琉璃瓦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游客和商家。

丁蜀鎮是宜興陶瓷的物流中心和生產基地。據官方統計,2004年,宜興市陶業銷售額達45億元,出口超過1億美元,全市陶瓷從業者超過6萬人。事實上,宜興陶業的規模遠不止此。據統計,宜興私有陶瓷琉璃瓦企業500多家,200家“99瓷”和“95瓷”私有企業,還不包括無法統計的紫砂陶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宜興日報》曾披露,該市各類陶瓷企業多達3萬家。

陶瓷業的迅猛發展,大規模的開采陶土導致土壤被嚴重破壞。

丁蜀陽陽陶藝廠老板算了一筆賬,他的廠一個月大約生產600件陶器,消耗泥料5噸左右。如果按3萬家陽陽陶藝廠規模的陶瓷廠計算,每個月需要15萬噸泥料:“這么多廠這樣生產下去,就很難找到泥料了。”

在陽陽陶藝廠的背后,坐落著一座猶如被神刃劈去一半的青龍山:山的一面青綠覆蓋,另一面卻是紫紅的山巖。該老板說:“我們這兒實際上有兩座山,一座是現在看到的青龍山,一座是黃龍山。黃龍山早就沒有了,青龍山只剩下一半。”

“現在政府已經下令封山,劃定了一小片地區可供開采。沒有泥料開采怎么辦?各廠就只得各找路子。”一位當地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廠已經開始從安徽、山東等地購買泥料。

與開采泥料造成的土壤破壞相比,陶瓷企業對土壤的污染就顯得更為嚴重。林玉鎖說,陶瓷污染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油污染、粉塵污染、廢水污染、廢料廢渣污染、運輸污染等等,而這些污染最終都將作用于土壤。

江蘇常州農民王連方告訴記者,丁蜀鎮部分地區甚至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黨付中是安徽六安的農民,在丁蜀鎮承包了8畝土地,一個月前,他種植的1000多株辣椒離奇死亡,沒有病蟲害,也非人為破壞,之前長勢看好。

據記者了解,由于種不出糧食,大片土地荒蕪,當地農民干脆將土地轉租給一些工廠,用來堆放工業垃圾。

上世紀80年代,宜興部分實力雄厚的陶瓷企業從日本引進琉璃瓦生產線,質量和排污得到較好控制。隨著大量的小型、私人陶瓷企業進入市場,市場價格被攪亂,為了節約成本,宜興大部分陶瓷企業開始重新起用普通壓機生產,更有甚者干脆采用淘汰了半個世紀的手工壓機生產。2004年,包括華達陶瓷有限公司在內的僅11家陶瓷企業獲得“CCIB輸美陶瓷認證”,而絕大部分私營企業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成為土壤污染的禍首。據了解,在規模龐大的宜興制陶隊伍中,私營企業占據99%的市場份額。

食品安全危機

宜興周鐵鎮分水林場的徐小龍種了10多年的果樹,卻在2002年春天遇到麻煩。

徐小龍對記者說,當年銀杏發芽轉葉的時候,卻總像孩兒臉一般老是展不開。剛開始,徐小龍還以為是銀杏冬天受了凍,可緊跟著葡萄、梨樹新吐出來的葉子也比正常葉子的面積小了2/3,最后連最不敏感的桃樹葉也打了卷。

分水林場距離周鐵鎮中心有4.5公里,空氣清新,周圍也沒有其他化工廠。徐小龍組織林場的員工沿著林場周圍轉了一圈,發現東到武進百續村,西到周鐵西橋村,方圓幾公里內的果樹都出現了同樣的狀況。

當年6月,徐小龍的銀杏開始掛果了,但所有的果子都是畸形的。徐還沒有意識到果樹葉打卷、果子畸形與環境污染有關。

后來,周鐵鎮農民吳立紅就污染問題,請來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趙其國院士來周鐵鎮檢測,結論是綜合性污染,同時也對當地的農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稻米中含有120多種致癌物質。2004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披露了該所完成的一項調查結果,江蘇省部分地區的小麥、大米、面粉里鉛檢測率高達88.1%

吳銀生是周鐵鎮南塘村村長,作為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2005年,65歲的吳銀生得了一場肺癌,被切掉了1/3的肺。這場病花了18000元,相當于他4年半的收入。

據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明透露,1991年~2004年,無錫市肝癌、胃癌、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吳銀生說:“不信你去無錫第四人民醫院看看,大部分癌癥病人都是宜興的,我們這兒是癌癥高發區。”

吳銀生表示:“本地有錢的農民都買東北米吃,大部分本地米都想方設法賣給了外地。”

據了解,宜興的大米以黏度高、口感甜著稱,確立了江蘇省出口大米加工基地的地位,占據江蘇省大米出口的45%,遠銷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及東南亞的15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宜興大米已風光不再。宜興周鐵鎮牛胡村農民、74歲的莊金祥對記者說:“重金屬超標,檢測時不達標,老外都不要我們的大米了。”

 

國外土壤保護立法和污染修復概況

美國

1930年前后,美國進入經濟大蕭條時期,中西部地區發生了名為“塵埃流星”的沙塵暴。由此,美國政府產生了有關土壤污染、流失會侵害農業生產的擔憂,在農業部中增設了土壤保護局,該部門現更名為自然資源保護局。

1980年,美國通過了《環境應對、賠償和責任綜合法》,主要意圖在于清潔全國范圍內的有害地塊,并明確清潔費用的承擔者,對土壤污染采取“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19975月,美國政府發起并推動了“棕色地塊”(工廠搬遷后留下的被污染的土地)全國合作行動議程,當年聯邦政府在100余個棕色地塊投入的資金超過4億美元。

19983月,美國確立了16個“棕色地塊”治理示范社區,吸引了39億多美元的開發基金。

歐洲

歐洲實行分區制度。所謂分區制度,是將土地按照住宅用地和農業用地進行明確的劃分。農業區域內,一概禁止建造農產品加工設施以外的建筑物。在住宅區域內,雖然允許擁有歷史遺留的農田,但是規定在轉賣時不得作為農業用地。地方行政長官有權對規劃進行細微調整,但是諸如變更和增減農業區域等行為,均被視作土地制度的重大調整,必須提交中央和農業委員會進行協商。

英國1992年開始土壤污染風險管理與修復研究工作,并于2000年立法。英國“棕色土地”政策由副首相辦公室總負責,政府鼓勵開發者對原有場地進行再開發利用,要求對再開發場地的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在健康風險評估基礎上,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場地修復工作。

1989年,荷蘭農漁部等4個部聯合制定了《國家環境政策計劃》,要求從結構調整、總量控制、排放處理3個方面控制對環境的破壞,并且通過籌措資金和設立新的稅種兩個方面來保證計劃的實現。在土壤保護方面,重點有:控制農用化學品的使用,防止水體和土壤污染;加強廄肥的無害化處理,控制氨的釋放量;對不宜農作的土地予以退耕,改作自然保護或戶外娛樂活動。(整理 季鋼)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