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性教育”催生“愛心超市”
“當初沒想到會面臨這個困難。我們起初的設想是一邊發放一邊會收到各界的捐贈,可以這樣辦下去。沒想到會這么快就發完了!”3月13日,疊彩區鸚鵡社區劉美榮主任無奈地說。
去年5月,疊彩區為提升社區干部管理水平,組織轄區15個社區的負責人赴南寧、柳州、北海等城市學習。學習期間,大家在南寧新興苑社區看到一家依靠社會捐贈,然后向社區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捐贈物品的“愛心超市”,贊賞之余,產生了效仿這個做法的念頭。此后,疊彩區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結合學習要求,汲取其他社區“經驗”,疊彩區決定在全市率先開設兩家“愛心超市”,并在全區黨員中開展“共建和諧疊彩獻愛心”活動,為愛心超市籌措啟動資金。活動啟動后,在區領導的帶領下,全區黨員先后捐款15876·9元、衣物1400多件、學習用品一批。設在鸚鵡社區的愛心超市面向疊彩街道辦事處八個社區,劉美榮一直兼職負責這個超市的管理。另一家愛心超市設在疊彩區北門街道辦事處的清風社區。
“社區的腰鼓隊、仗儀隊都來了,紅紅的一大片,場面特別壯觀。”劉美榮對去年11月21日“疊彩區鸚鵡愛心超市”隆重開業的情景仍記憶猶新。
劉美榮介紹,雖然每月50元的免費物品并不是很多,每次受益的群眾也只有40戶,但對于特困的居民而言不亞于“雪中送炭”。當時,群眾都特別支持政府開展這樣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愛心超市”窘境:入不敷出缺乏后援
趙剛是“鸚鵡愛心超市”開業后受益的居民之一。今年43歲的他自幼患小兒麻痹癥,下身癱瘓不能工作。其妻平時靠打零工維持全家費用。去年,趙的兒子考入北京郵電大學,高昂的學費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負擔。社區獲知趙的情況后,在趙的兒子入校前捐助了475元,愛心超市每次發放物品也都沒忘記他。“每個月能有50塊的油、米、洗衣粉蠻好的,我不懂得說、不懂表達,就是很感激大家對我們的幫助和關懷!”趙剛特別感謝愛心超市對他家的幫助。
患有輕微智障、今年42歲的唐小(子+兌),一家五口人僅靠每月300塊的低保金維持生活。3月16日,記者走進唐小(子+兌)家時,沒開燈的房間感覺特別陰冷,廳內唯一的電器是一個用紅布蓋著的小電視機。唐小(子+兌)87歲的母親陽桂英介紹,那臺14寸黑白的電視機是她丈夫在世時買的。因為怕耗電,電視機很少開。電燈也是睡覺前才開一會。這個家平時一個月僅買兩、三次豬肉,并且每次只買三、四塊錢的豬肉。“青菜都沒得吃,那里還敢講吃肉,命苦喲!”陽桂英老人感嘆自己命苦。愛心超市開業時,唐小(子+兌)是第一批領到“愛心卡”的居民。那天,他領到一袋大米、牙膏等價值50塊的用品。東西雖然不多,卻給這個家庭帶來欣喜。“愛心超市好啊!這50塊的東西對我們來講還是蠻重要的!”陽桂英希望有人繼續捐贈。
社區特困居民對愛心超市寄予的厚望,讓劉美榮有苦難言。鸚鵡愛心超市面向的8個社區有534戶貧困戶,僅鸚鵡社區就有27戶貧困戶。兩次為80戶特困居民發放物品,已經支出4000多元。而鸚鵡愛心超市開業后,僅兩次直接接受捐贈:一次是去年12月團市委和“友誼網”捐助的26件衣服;一次是市委組織部第四黨支部捐贈的“卷筒紙11提165元;作業本150本75元;筆記本50本75元;鉛筆120支60元;洗衣粉30袋150元;水性筆48支48元;文具袋10個30元。共計603元物品。”
“我們也想幫助更多的困難群眾,但東西太少,實在是力不從心。” 鸚鵡愛心超市“僧多粥少”的現狀讓劉美榮心有余而不足。
“基本沒經費啦!”3月17日,清風愛心超市負責人李革萍也對記者說。去年11月1日開業的清風愛心超市已四次發放物品,每次35戶特困戶受益。除疊彩區的啟動物品外,清風愛心超市也僅在前不久的疊彩區的“兩會”期間,募捐到700多元。記者采訪當天一家企業捐助一批食用油。那家企業也是前不久疊彩區“兩會”期間,李革萍和北門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一起爭取的。“建起來容易,堅持下來比較難。”李革萍擔憂入不敷出的愛心超市今后的生存。
讓“愛心超市”走得更遠?
家住鸚鵡社區的胡女士是社區的低保戶。她對鸚鵡愛心超市的開辦十分贊賞。“雖然每個月低保戶都有低保金,但對一個幾口之家遠遠不夠。現在物價高,愛心超市每個月能給特困戶50塊的幫助,常常能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她認為愛心超市對困難的居民很重要。
“大家都住一個社區,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嘛。我們社區附近也有企業啊!可以找企業,另外群眾的力量也還是可以發動起來的。”家住鸚鵡愛心超市附近的王先生希望愛心超市多做一些宣傳。采訪中,大部分居民也向記者表示,愛心超市如果宣傳到位,會有更多群眾獻出愛心。
面對窘境,劉美榮表示會想盡辦法把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做下去。她準備在即將召開的社區黨建聯席會議上,把愛心超市的困難向轄區各單位負責人匯報。今年疊彩區“兩會”期間,利用政協委員視察社區的機會,她也曾向政協委員們匯報愛心超市的困難。清風社區的李革萍主任認為,僅靠社區呼吁很難,效益也不明顯。
3月17日,疊彩區民政局負責向愛心超市下撥資金的熊先生向記者介紹,愛心超市原來由疊彩區“先教辦”負責,為長期堅持下去,下一步準備移交民政部門。當天,疊彩區“先教辦”負責愛心超市工作的劉先生介紹,當前捐助的錢已基本用完。目前,愛心超市主要靠部分黨費和先進性教育的專項資金支撐局面。對愛心超市將來如何運轉,他們也正在思考。
“去年發動一次捐助,維持了半年。”他向記者透露,下一步準備請示領導,建議下半年再發動一次捐助。至于捐助的錢物能讓愛心超市維持多久,他心里也沒底。他強調,愛心超市長期運轉完全靠政府財政支持不太可能,只有疏通捐助渠道,廣泛發動社會捐助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