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喬安山是雷鋒的親密戰友,雷鋒是他的班長。早在1959年他們就在鞍山鋼鐵公司一同做工,成為好朋友,后來一同入伍,同在一個連、同在一個排、最后又同在一個班,同開一輛車執行國防施工任務。1962年8月15日執行任務歸隊,喬安山駕駛汽車,雷鋒站在車旁指揮倒車,無意中汽車撞倒了連隊一根曬衣服用的柞木桿,正巧打在雷鋒的太陽穴處,經搶救無效,年僅22歲的雷鋒犧牲了。此后幾十年,喬安山一直懷著深深的內疚,用學雷鋒助人為樂做好事的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無心過失。1997年,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在全國上映,喬安山名滿天下,成為幾乎與雷鋒齊名的英雄。近日,喬老在百忙之中就雷鋒的時代性等問題接受了新浪觀察的專訪。
新浪觀察-星辰在線:作為一種榜樣,雷鋒曾經被塑造得完美無缺,而您作為雷鋒的親密戰友,您怎么看待雷鋒這個人呢?
喬安山:你說得對,在我心目中雷鋒確實是一個很完美的人。回顧他的一生,從苦孩子出身到最后逝世,他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要不怎么那么多領導人為他題詞呢?要不怎么國家要號召學習他呢?我們現在每年都要組織號召學習雷鋒,為什么久學不衰呢?就是因為他的榜樣力量,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完美的人。我和雷鋒是老工友、老戰友,他比我大一歲,就像我親哥哥一樣,在生活上關心我,在學習上和我共同進步,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要做一個好人,一個有用的人。
新浪觀察-星辰在線:有人說,在這個時代,雷鋒正在由神變成人,雷鋒精神也遭遇一些尷尬,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雷鋒精神是否正在被人遺忘?
喬安山:以前的時代把雷鋒當作神,這種定位其實并不準確,他本來就是一個人,他所作的一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雷鋒說得好,人一次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說到雷鋒精神遭遇的尷尬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只從一點上來看,如果單從一點上來看,確實存在這種嘲諷雷鋒精神、甚至輕視社會上好人好事的情況,但是,如果宏觀來看,我們有十二億人口,這十二億人口中每天得出現多少英雄啊?社會上總有人說做好人難,在我看來一點也不難,因為我們不能只關注那些瑣碎的東西,如果放眼望去,雷鋒精神還是在延續的,而且將永遠延續下去。
新浪觀察-星辰在線:現在改革開放了,香港回歸了,社會正在起變化,您認為新的時代應該怎樣重新詮釋雷鋒精神呢?
喬安山:什么都要講與時俱進,雷鋒精神也是這樣。過去的年代已經和現在有了很大的差距,60年代的時候,人們生活比較艱苦,破衣爛衫穿幾年,學習雷鋒精神需要憶苦思甜,人也需要困難的磨練。現在市場經濟了,雷鋒精神確實也需要注入新的靈魂。其實新的雷鋒精神并不復雜,如果讓我來總結的話,應該是這樣幾點: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大概就是這樣。現在不是沒有產生雷鋒的條件,其實誰都可以做雷鋒,重要的是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我們不需要搞形式主義,現在這種優裕的物質條件下還去憶苦思甜,但是雷鋒精神是不會變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也不會變。
新浪觀察-星辰在線:很多人認為雷鋒很傻,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我們到底是否需要這種傻子呢?
喬安山:我不認為這是傻,我認為這是一種忠誠,對人民對黨對社會的忠誠。人民贊美這種忠誠,社會和全人類都需要這種忠誠。我們的社會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還有一些陰暗的角落,我相信只有這種忠誠才能把社會推向前進。
新浪觀察-星辰在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喬安山:對,人民需要榜樣的力量。榜樣身上的美德將成為人民的精神支柱,這是一種引導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種人格力量和社會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