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齊魯文化與個人品德修養
2006-03-06

齊魯自古為禮儀之邦,在社會人際交往中特別強調“禮義”、“禮尚往來”。要求待人恭敬熱情,懂得關心人、尊重人,善于寬容,“以和為貴”,“與人為善”,禮尚往來,知恩必報,以德報怨,以直報怨。


  在禮義之中又特別強調“讓”?!蹲髠鳌?襄公十三年》:“讓,禮之主也?!币庵^對他人恭敬、謙讓、講禮貌、有禮節,以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


  正如孔子所言:“不知禮,無以立也”(14)?!肮Ф鵁o禮則勞,慎不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15)意謂不懂禮,就無法立足于社會;貌似恭敬卻無禮就勞擾不安,做事謹慎卻不懂禮就畏縮膽怯,剛勇卻無禮就會作亂,直率卻無禮就會尖酸刻薄。可見禮義在人際交往中處理其矛盾沖突以及個人修身養心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禮義就必然會出現。禮義、禮讓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講禮義,不會禮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不講禮讓、禮節、不懂禮貌者,為了個人的利益,爭得臉紅脖子粗,人性都變得赤裸裸的,人際矛盾和沖突也就因此而擴大、激化;不講禮讓,不講文明、公德。在公共汽車上,七八十歲的老人在“老弱病殘專座”一旁站著,年輕人卻佯裝不見,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有的假裝睡覺,一副愛莫能助、不屑一顧的樣子。


  不講禮讓,不講方式、方法,心中只要有不滿、不平和煩惱,就要尋找一切機會將其宣泄出來;不講禮讓,就是不愿做一個正直、高雅、文質彬彬、有修養、遵紀守法的人??傊藗儾皇翘锰谜鋈?、老老實實做事了,而是粗俗、庸俗、媚俗和惡俗,是赤裸裸的人欲、物欲、金錢欲,這是一種人性的淪落。


  愚昧無知,不懂規矩、方圓,也就不會有文明修養。私心太重者,整天考慮自己的利益,怎么會對他人禮讓?缺乏同情心的人,對什么都很冷漠,待人不可能熱情。心胸狹窄、好報復者,吃了點虧就想報復,根本不可能“以德報怨”。驕傲狂妄者,目空一切,又怎么能以禮待人?總之,這些人缺乏文明道德修養,不懂得講禮讓。


  講禮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難度。要不尚空談,注意個人的文明和修養;在個人利益上,不斤斤計較,要強調謙讓;要用社會公德、完善的制度來保證禮讓的實施;要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公眾的壓力;還要注意從小培養,從小事中逐漸養成。每個人都應從我做起,從基礎做起。

三、尊老愛幼,講求孝悌


尊老愛幼,講求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據《管子·入國》記載,管仲在齊國大力推行敬老養老之制,專設尊老養老的機構,委托官吏專門負責。規定:七十歲以上者,一子免除征役,每年國家贈送三個月的肉食;八十歲以上者,二子免征役,國家每天供應酒肉。死者國家置辦棺槨。鼓勵老人的子女,精作飲食,詢問老人要求、嗜好,以盡贍養之責。還規定:國都城邑設問病醫官,以君王旨意對病者慰問:九十歲以上者,每天一問;八十歲以上者,兩天一問;七十歲以上者,三天一問。重病者,向上報告,君王親自慰問。


管仲尊老愛幼之制還體現在制定法令、舉賢授能之中。在選賢“三選法”中,把“孝慈于父母,長悌聞于鄉里”,列為選賢舉能的重要標準;而把“不慈孝于父母,不長悌于鄉里”(16),作為懲惡之依據?!豆茏印び坠佟份d,“第二次會集諸侯下令曰:‘要贍養孤老,供養常病者,并收養孤兒寡婦?!薄豆茏印ご罂铩吩唬骸爸T侯世子不孝父母,不友愛兄弟,不敬老尊賢,三者無一,可以誅伐?!痹谥T侯會盟時,將尊老愛幼、孝悌之道,列為諸侯及其世子必須遵守的法令條款。《管子》中有關尊老養老、慈幼、恤孤、賑困、接絕等對人的多方面的關心、愛護、救助,充分體現了人本精神和人生價值觀。


齊國賢相晏嬰繼承管仲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主張罷徭役、薄賦斂、反奢侈、倡節儉,做到“老弱有養,鰥寡有室”(17)。齊國歷代君王諸如威王、宣王等,敬老養老,尊賢重士,“哀憐鰥寡,撫養孤獨,賑濟貧困”(18),蔚然成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孔子對這一傳統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鬃诱f:“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19)孝首先是一種自然情感,孝不只是“贍養”,更重要的是要有敬愛之心,使老人精神上得到安慰與快樂;對父母老人若缺乏由衷地敬愛,僅在物質方面贍養,那就等同于動物了??鬃訌娜瞬煌趧游锉拘猿霭l,升華、豐富了孝的內涵??鬃佑终f:“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保?0)做子女的,對父母的年歲,不能不記住。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強調子女對父母要由衷的敬愛和關心。只有這樣才符合血緣倫理道德的原則,才具有美的人品,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和贊美。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孔子回答:“《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21)孔子認為孝悌的品性對政事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風氣滲透進政事,就等于參與了政事,為什么一定當官才算從政呢?他的學生有若發揮他的思想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保?2)這就把孝悌與政事結合在一起了。這就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觀念的先聲。孔子的孝悌思想不論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無不受血緣倫理或政治理念的制約。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出則孝,入則悌”。人類的愛心和同情心,首先是從父母兄弟那開始的。敬與愛是人類一種普遍的高尚的情感,將這種情感不斷地保持和發揚,就會具有仁的品德與行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著名觀點,就是要人們象尊敬自己的老人那樣,去尊敬別人的老人;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護別人的孩子,這才是仁。仁是一種普遍的人類同情、人間關懷,也就是人類共同的情感。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


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美丑。要在家庭生活中,通過每個成員良好的言行、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風。由此推而廣之,延伸到學校、社會,形成良好的校風、社會風氣。

四、勤勞節儉,淳厚質樸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提倡勤勞節儉,自食其力,勞動光榮,珍惜勞動果實,反對奢侈浪費。《尚書·虞書》曰:“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左傳》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痹邶R國,管仲、晏嬰“禁侈尚儉”之風,傳為佳話。墨子倡節用,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23)、“圣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逸則亡”;“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谷孰,衣服節而肌膚和?!保?4)


據《說苑·反質》載,齊桓公對管仲說:“我們的國家很小,而可供使用的財貨也并不多,然而眾臣們穿的衣服,乘的車馬卻奢華得很,我想加以禁止,你看可行嗎?”管仲答道:“我聽說,君王品嘗一下味道,眾臣就會大吃大喝起來;君王喜歡穿戴、講究服飾,眾臣便會跟著盛行開來?,F在您吃的是桂花羹,穿的是純紫衣、狐白裘,這就是眾臣生活奢華的原由啊。有詩曰:‘不躬不親,庶民不信?!热荒虢惯@種奢靡之風,何不從自身做起呢?”桓公說:“好!”于是重新制作了純布衣、普通帽子,并穿戴著這樣的衣帽上朝。一年之后,齊國上下,大興勤儉節用之風。


春秋末期,各諸侯君王和貴族大臣無不爭豪斗富,競相追求奢侈豪華生活,風靡一時,齊國尤甚。當時的齊景公大興土木,筑路寢、長庲、柏寢之臺,觀賞臺榭池苑之美,喜歡穿戴華麗的服飾。例如齊景公穿的鞋子,飾以金銀、珠璣和美玉,沉重到僅能移足。冬天就穿著這樣的鞋子上朝(25)。


上行下效。齊國的權貴們無不沉湎于高臺池苑、聽歌看舞、吃喝玩樂、醉生夢死之中。晏嬰對此深感憂慮,于是鮮明地提出:“廉者,政之本也”(26),并從自己的衣食住行做起,穿緇衣,吃粗糧,居陋室,駕駑馬,多次辭絕君王賜予的衣裘、車馬、封邑、新宅,“以節儉力行重于齊”(27)。晏嬰穿的是“緇布之衣,麋鹿之裘”;吃的是“脫粟之食、炙三弋、五卯、苔菜”,其家人也是“食不重肉,妾不衣錦”;居住在條件差,潮濕喧囂的鬧市附近;出行時,“棧軫之車,而駕駑馬”。


《左傳·昭公三年》、《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均載錄,晏子的住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齊景公想在高處為他另建大宅,晏子則以“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而辭絕。后來,齊景公便趁晏子使晉,為他在原址擴建了一所豪華住宅,并把周圍的百姓驅趕了。晏子返國以后,面君堅辭,拒不進住。最后只好恢復舊居原貌,把老百姓請了回來,仍與民同鄰。晏子“乘敝車,駕駑馬”以朝,齊景公要贈送給他“輅車乘馬”,又被他辭絕;齊景公屢次要賜之封邑、予之“千金與市租”,也均被晏子再三謝絕,始終不受。晏子說,君王讓我統領朝廷百官,我節制自己的服飾飲食之養,是考慮國家與人民;即使這樣,我還是憂慮眾臣奢靡而不顧及其行為啊。


晏嬰正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恥貪抑奢,禁侈尚儉,清廉自守,以自己的行動為表率,為國人垂范,以糾正風靡全國已久的奢侈之風。因此,每當齊景公有所賜予,晏嬰總是再三辭絕,以君子之行自律。他認為“節受于上者,寵長于君;儉居處者,名廣于外”(28)。晏嬰深知,富貴財富雖為人之所欲,但過度的追求則會走向反面,應以德行節制自律,克勤克儉。正所謂,為政清廉,國泰民安;為政污貪,不戰自亡。《晏子春秋·內篇問下》載,齊景公有一次問晏子:“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晏子答道:“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濁無不雩途,其清無不灑除,是以長久也。”載晏嬰看來,清澈的流水是美好的。它混濁之時,無所不被污染;它清潔之時,無所不被洗滌,故而長流不息。人們若能象清清流水那樣潔凈,克勤克儉,廉潔正直,其聲名便會永駐人間。

注釋:
(1)《論語·子罕》;(2)《論語·述而》;(3)《論語·衛靈公》;(4)《論語·雍也》;(5)《論語·顏淵》;(6)《論語·里仁》;(7)《論語·公冶長》;(8)《論語·顏淵》;(9)《論語·學而》;(10)《孟子·梁惠王上》;(11)《墨子·貴義》;(12)《道德經》二十二章;(13)《禮記》;(14)《論語·堯曰》;(15)《論語·泰伯》;(16)《管子·小匡》;(17)《晏子春秋·內篇》;(18)《戰國策·齊策》;(19)《論語·為政》;(20)《論語·里仁》;(21)《論語·為政》;(22)《論語·學而》;(23)《墨子·非樂上》;(24)《墨子·辭過》;(25)《晏子春秋·內篇諫下》;(26)《晏子春秋·內篇雜下》;(27)《史記·管晏列傳》;(28)《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