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天涯社區-關天茶舍-面冷心熱]
據悉,中國傳統醫藥(以下簡稱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今年正式啟動。中醫藥的喪鐘,至此真正敲響。
任何智力正常的人,一旦不幸染病,第一反應是求診大醫院,現代化的大醫院。或者直說,找西醫。時至今日,殘酷的事實是,只有幻想長生者、無病呻吟者或病入膏肓者,才眷顧中醫。
不可否認中醫藥的輝煌過去。正如我們驚嘆一只精美絕倫的出土周鼎。不過,這只周鼎無論如何美輪美奐,也無論你何等富有,除非你臭顯擺,否則你絕不會用它燉肉。因為它不如現代炊具好使。
中醫藥的處境,與這類出土文物無異。因此,申請保護是上上之策。
事實上,中醫的理論和方法,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幾乎就是巫術。
比如診斷方法,中醫無非用連個黑箱方法都算不上的“望聞問切”。這是我們沒有解剖知識的祖宗,能想到的且“能用”的診斷辦法。從醫的祖宗們不懂解剖,實在應該怪罪定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怎么怎么的那些臭規矩的酸儒祖宗們。反觀現在,幾乎任何一個三甲醫院,都可以用內窺鏡無孔不入地,或用CT、MRI或PET等不傷皮肉地,揭開你五腑六臟的秘密,追尋你的病根。
至于中藥,如果被實踐證明有效,現代科學就一定能把它的有效成分搞清楚,然后設計合成工藝,然后批量生產,造福大眾。青蒿素就是個精彩的例子。可惜這樣的例子太少。
當然我們不能怪祖宗,因為他們生活在過去。但是,認定祖宗比自己高明的子孫,一定是讓九泉之下的祖宗絕望得吐血的子孫。
保護中醫藥,常常是極端民族主義者、中醫從業者、還有“主管部門”的口號。一件事物,如果需要保護,就意味著它沒有自我生存能力,不借助外力保護,只有等死。難道不是嗎?!
世上總有幻想長生者、無病呻吟者或病入膏肓者,而現代醫學,卻又非常自卑又誠實地宣布自己能做的,僅僅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因此,中醫從業人員不必擔心飯碗。何況還有一批酒色過度又腰纏萬貫的客人呢。問題是“主管部門”那批庸官,如果沒有“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中醫藥”的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豈不要下崗,如此怎生是好?
無論如何,應該支持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