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總理”任志強:“我最不愿捐錢給窮人”
2006-03-11
網友列出的“全國人民最想打的十人”名單中,他排名第三。他不是資產最多的房地產商,卻絕對是招來罵聲最多的。別人忙著悶聲發大財,他卻忙著不停發表高論——盡管板磚橫飛,他依然照說不誤。他說,“真理不辯不明。”有人稱他為房地產界的“總理”,有人說他是“雞肋”,還有人叫他“任大炮”,他都一一笑納。
3月2日,在位于北京南禮士路的華遠大廈董事長辦公室里,頭頂已現花白的任志強從滿桌的資料和文件中抬起了頭,雙眉緊鎖毫無表情地沖記者點點頭,就算是采訪的開始。
“他說話不會拐彎”
2月的最后一天,任志強寫了《給小潘的第二封回信》(小潘指潘石屹),然后把文章交給秘書上傳到他的博客上。
任志強平時并不怎么打理自己的博客,不過但凡有他在別處發表的文章或觀點,秘書覺得可以拿來回答網友疑問的,便會幫他上傳到博客上。
這篇回信長5076字,任志強說,他寫這篇東西只花了2小時。“這么長的文章我幾乎每天都要寫一篇,但專門給博客寫還是第一次,這次是因為小潘特地打電話來讓我寫一篇。”
這篇東西是任志強貨真價實“寫”出來的。他一直拒絕使用電腦,再長的文章都是提筆而就,然后交給公司打字員錄入。任志強稱自己手寫的速度比打字員錄入還快,他覺得用電腦會阻礙他的思維的連貫。
這封信,以及之前任志強給小潘的第一封回信——《小潘的無知》立即成為新一輪的輿論熱點。
若以資產而論,任志強的華遠地產公司或許進不了京城地產三甲,但近兩年來任志強只要一開口說話,江湖上必然是一陣刀光劍影。
2005年1月8日,任志強在“2005宏觀經濟引導力”論壇上發言說:我沒有責任替窮人蓋房子,房地產開發商只替富人建房。
2005年11月,在“2005首屆中國地產品牌價值評估與品牌評選活動”論壇上,任志強說:房地產行業就應該暴利;買賣有理,炒房無罪,禁止炒房就是違憲。
2006年2月,在上海舉辦的房地產論壇上,任志強說:現在出現窮人區和富人區很正常。
曾有好事者在網上發帖稱,在全國人民最想打的人中,任志強排名第三。
在這次討論中,任志強毫不留情面地批評了他的競爭對手、合作伙伴和私人朋友潘石屹。他用了一個非常直白的標題:《小潘的無知》。
“我這么批評他沒什么,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系。”任志強用毋庸置疑的口氣告訴記者,小潘是我的學生,他的第一塊地就是我賣給他的,那個時候他連什么是“七通一平”(房地產術語,七通指通電、通水等,一平指平整土地——記者注 )還不懂呢。
“他說話就是這樣,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潘石屹說起任志強不禁微微苦笑,“其實很多事情他說的都非常有道理,但就是表達方式有問題,讓人難以接受。窮人富人這種說法太刺激,很容易傷害到像我這樣從甘肅天水出來的窮孩子的自尊心。”
3月4日,鳳凰衛視的鏘鏘三人行節目錄制現場,任志強和潘石屹面對面。結果滔滔不絕的任志強讓潘石屹根本逮不著說話的機會,節目主持竇文濤適時塞給潘石屹一個小鈴鐺:“你要說話的時候就搖這個鈴鐺,表示抗議。”潘石屹搖了鈴鐺,任志強沒有理他,繼續說——抗議無效。
“任大炮”
業界給任志強起過一個綽號:“任大炮”。他不僅炮轟過小潘,還炮轟媒體。
2005年10月,在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年會的一次圓桌會議上,有記者和任志強談起“炒房團好不好”的話題,一向堅持認為“炒房有理,炒房無罪”的任志強放出狠話:“我認為市場就是買賣,只要買賣關系是合法的、法律沒有禁止就是好的,怎么用炒呢,如果媒體用炒的話我覺得就應該把媒體殺了。”
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的確有記者覺得,采訪任志強是一件心理壓力巨大的任務。
一位女記者回憶說:“(任志強)談問題談的很好,見地深刻,但你必須事先做很多準備,否則會被當面指摘,讓你下不了臺。”
在華遠大廈6樓的董事長辦公室見到任志強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眼前這個人的一股“拽”勁。任志強正在滿桌資料和文件中埋頭寫文章。沒有寒暄,沒有禮節性的笑容,甚至連握手的程序都被省略。直到交換名片時,他才用右手的兩個手指夾著一張名片遞過來。
在給“小潘”的第二封信中,任志強毫不掩飾自己對媒體的態度:也不管我是在開會還是在工作,記者們都以為自己是老大,媒體的事兒最重要。好像我沒有其他的工作,只是為了媒體在活著。
任志強對媒體的不滿之處還在于,“媒體根本沒有弄清我在說什么,就斷章取義地曲解了我的話”。他寫道:“幾乎更多的媒體都擺出一副如果我不接受采訪,他們就會更加變本加厲地曲解我的原意的架子。用任志強拒絕采訪來證明我的觀點的錯誤。”
即使是這樣,任志強還是忍不住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哪怕被“曲解”,哪怕招來罵聲一片。
“說實話的人最可恨,但這社會不能全都說假話。也許你說了真話別人會誤會,但你一定要說了,別人才能明白。” 任志強自稱網上贊揚他的話從來不看,批評他的話他都會仔細看,有些無理謾罵就置之不理,如果是“確實糊涂”的,他也會回復一下。
“有沒有看到過批評得有道理的呢?”記者問。
“沒有!”任志強的回答斬釘截鐵。
“雞肋”
任志強一定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只要他認為正確的就要堅持,不管面對的是公眾還是領導。據他說,他從在部隊開始就是如此。
任志強1969年參軍,成為38軍的一員。11年的行伍身涯,任志強除榮立下1次二等功和6次三等功外,還落下一個“雞肋”的綽號。
一次上級要來團里考核,時任參謀的任志強承擔了修理靶場的任務。靶場還沒有修好,副團長就帶著優秀連隊來,想臨時增加一堂打靶課。任志強不干了:靶場還沒有修好,如果今天讓你進來打了,明天就要讓別的連隊來打,最后工期完不成誰來承擔責任?他當著一個連戰士的面把副團長轟了回去。
一個小參謀竟然這么“拽”,敢把副團長從靶場轟出去,這事引起全團嘩然。
任志強認為自己是堅持原則,沒任何錯誤。但團長為此給他起了個綽號:雞肋。意思是說任志強經常不聽領導說話,但在某些方面又的確不錯,實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任志強覺得“雞肋”這個說法實在適合自己,特地找人把這兩字用毛筆大大的寫在紙上,貼到宿舍的墻上。結果被團長發現,當場撕掉,還外加上一頓痛罵。
1981年任志強最后一次立功,部隊給家里送來喜報,任志強也喜滋滋地向父親夸耀。父親非常不屑一顧:你立個破功吹什么,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已經當了很大的官了。
任志強說他當時被刺激了一下。任志強對自己的性格有了清晰認識,以“雞肋”性格,他在部隊永遠也無法超過父親在戰爭年代的提升速度,于是他決定離開部隊。他也放棄了轉業去公檢法系統的機會,而是進了青年服務社,開始下海經商。
復員費發了2800元,任志強拿出900元買了輛摩托車。
1984年,任志強進入華遠集團,擔任人才交流開發公司的經理。第二年,公司盈利,任志強拿到1.6萬元的獎金,于是給自己買了一輛二手的豐田小轎車。
無論是摩托車還是小轎車,在那個年代都算是“抖”上天了。任志強就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認為這些是為了工作方便。
時至今日,任志強仍然沒有改掉“雞肋”脾氣。
2005年8月央行發布《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提出了取消期房銷售制度的建議。4天后,任志強以華遠集團總裁名義發表一封“萬言書”——《邏輯混亂的地產報告——央行報告中的疑問》,炮轟央行報告“只知信貸而不懂房地產”,“央行對中國房地產的認識水平太低、太差了。”
“這種話別人都不說,就他一定要說,說出來實在是得罪人。他的缺點就是太耿了,只要他認定正確的事,他就一定要堅持。”任志強的同事很擔心他的脾氣。
“他把誰都得罪了,以后不要說我認識他。”潘石屹哈哈笑著打趣。
地產界的“總理”
京城房地產界對任志強有一個稱呼——房地產界的“總理”,意思是說他管的都是總理才應該管的事兒。對這個稱呼,任志強坦然接受。
外人都以為這個說法是潘石屹提出來的,其實是萬通集團的總裁馮侖,他還給任志強下三個定義:“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不當事,沒事找事。”
任志強的辦公桌上堆放著滿滿的書籍、資料和文件,幾乎可以將坐在椅子上的主人淹沒。從2004年房地產宏觀調控以來,任志強先后在這里寫了3次萬言書,還有中央部委點名要他參加的座談會講稿,皆是親力所為,無人代筆。
任志強對政策研究極其熱衷。他研究業權、擔保制度,并在華遠公司率先推行。
“我們所做的事情,表面看來是一個公司行為,但是一旦形成以后,就可能對中國今后幾十年產生重大影響。”
國務院去年以文件的形式推出擔保制度,任志強認為華遠起的恰恰是表率和推動作用,“今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它都會延續下去,物權法都要引用它;再如業權,今天看來業權還沒有被大家認識,但是幾年以后,很可能就變成一個法律。”
這些都是超出房地產項目的問題,被任志強認為是自己的事業,是“樂趣的重要部分”。
中國住宅產業商會的《中國住宅》主編鐘彬對任志強的評價是,“像個政治家的房地產商”。
“我最不愿捐錢給窮人”
任志強提出“窮人富人論”之后,有人攻擊他是開發商這個最有錢群體的代言人,不關心窮人。
“我有四重身份,每重身份做的事都不一樣,一般人根本搞不清這里面的關系。”任志強解釋說。
第一重身份是華遠集團的總裁。“華遠集團是國有企業,我要對國家負責,集團的錢不能說想捐給誰就捐給誰,這要國家同意,比如SARS時國家說捐100萬我們就捐100萬,沒得說。”
第二重身份是華遠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要求我對公司的股東負責。這兩年大大小小捐了不少錢,大多是以這個身份捐的。”
第三重身份是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的輪值主席。“這個位置上我就要代表房地產商,就要為行業說話。”
第四重身份是北京市政協委員。“我在這重身份上就是為窮人說話。我提出房地產擔保制度就是為了消費者的利益著想;前兩年首都機場過路費從10元提到15元,我第一個提案反對,后來又重新降回了10元。”
“但我最不愿捐錢給窮人。”任志強初中沒畢業就被分到陜西延安縣插隊。1999年任志強和當年插隊的隊友一起回到延安縣,發現當地仍跟以前一樣貧窮,曾住過的窯洞塌了一半,窗欞上還留著當年貼過的報紙的痕跡。
任志強以個人名義給村里捐了10萬元,又讓當地武裝部挑了40多個文化水平相對好一點的村民,把他們帶到京郊的一個別墅區當保安、園丁。
結果一年沒到頭,這幾十個人幾乎都跑光了。接著,任志強又聽說,村里并沒有收到那筆捐款,錢到了縣扶貧辦就不知去向。
京郊的門頭溝一所小學說要建學校,華遠公司主動捐了20萬。后來校長來想要40萬,因為蓋學校花了120萬。任志強一怒之下一分錢也不給了,蓋一所小學哪里要用120萬那么豪華?
“我們不愿意把錢捐給個人。這種輸血式的把錢直接捐給窮人只能幫助到幾個人,我們更愿意把錢捐給扶貧基金,因為扶貧基金不是一對一的,它能夠創造更多的產值,能夠通過培養一個孩子拉動十個孩子。”任志強在去年一年就捐助了17 個基金。
“如果你說的‘不愿給窮人捐款’這句話出現在報紙上,恐怕你又要挨罵了。”記者對任志強說。
任志強聽了卻毫無反應。
冷面總裁
任給有些記者留下這樣的印象:“他看起來很兇,呃,從來沒見他笑過。”
華遠集團的員工們很少能見到任志強的笑容。即使是在電梯間里和他打招呼,他也常常若有所思地置之不理,或者冷冷地“嗯”上一聲算作答復。一位跟隨任志強11年的員工說,從來沒有從任總嘴里聽到一句直接贊揚的話。
任志強解釋是:“工作時間嬉皮笑臉怎么行?一個董事長得維持形象。夸獎一定要放在嘴上么?我給他們發了獎金,這難道不是夸獎?”
一位跟隨任志強近20年的華遠老員工說,其實任對于員工是非常寬容的,雖然做事風格果斷利落雷厲風行,卻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暴躁。他也會批評手下,但絕對就事論事,不會針對個人。“這么多年來沒有見到他把誰說哭過。”
幾年前一個女員工工作上出現失誤,年底時人事部門決定不再和她續約。有人告訴她直接去找任志強,這個人吃軟不吃硬,你掉幾滴眼淚他一準心軟。這個女員工一試之下果然如此。
SARS期間,任志強安排公司為每名員工發口罩、消毒水、中藥、利巴韋林、核酪、打增強免疫力的“胸腺肽”,人均費用高達1300元,超出大多數公司的標準。利巴韋林是香港用作SARS治療的藥品,當時供應非常緊張,任通過多方聯系,不聲不響地將藥訂了下來。
與任志強共事18年的華遠公司財務總監袁紹華說,2001年企業分家的時候,許多員工寧愿拿著比以前少30%的薪水,也要跟著任志強去新公司。
任志強平均每天工作15-16個小時,他的日程常要以一刻鐘為單位來安排。他除了要處理企業事務外,還要參加大量的社會活動。任志強的秘書說,他非常守時。公司早上8:30上班,只要不在外面開會,任志強總準時到辦公室,從不遲到。
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的邀請時,任志強只留了半個小時的空檔。秘書提醒他可能不夠,“他們的節目播出只要十幾分鐘就夠了。”任滿不在乎地說。
任志強用的手機是一款市面上已經找不到的摩托羅拉A388,手機外殼已經磨得斑駁不堪,這款2001年上市的產品現在的價格可能不會超過1200元。
任志強不喜歡穿西裝。曾有記者看到任志強參加一個房地產商的聚會,別人都是正裝出席,只有他穿了一套休閑裝。
“我平時不喜歡穿得特別正式!坐也不能坐,站也不能站。”在任志強看來,穿西裝與開奔馳都是工作需要,“不然誰給你投資?”
讀書、橋牌、女兒
任志強辦公室有一面書櫥,里面裝著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書。任自稱從十幾年前就給自己定下規矩,每天最少要讀6 萬字的書,一直堅持到今天,只不過現在一部分讀書任務被閱讀文件和材料所代替,但對任來說這同樣是獲取信息。
任志強去年坐飛機168次,飛機上的時間被用來閱讀大量書籍,任志強說他讀書速度快,一本20多萬字的經濟學著作快則4個小時,慢則半天一天就能看完。“我不是走馬觀花的看,我一邊看一邊做標注。”他翻開一本剛剛看完的書,幾乎每一頁都有鉛筆勾畫的痕跡。“其實你讀過的書越多,就會看得越快。”
任志強隨便抽出一本《1998年統計年鑒》,翻開一頁指到國家統計局關于國內收入階層劃分的依據,這就是“商品房是給富人蓋的”這一說法的來源。任的手上有16個國家的房地產數據資料,還有小到國內某縣級市的房地產資料,潘石屹想不起哪個數據的時候就會給任志強打電話,很快任就會查出這個數據以及來源出處。有人聽過任志強的演講,據說連續講三個小時不用講稿,所有數據、條文不會出一點錯。
財務總監袁紹華對任志強的記憶力非常佩服:“經常是幾年前的一個數據,他都能立即告訴你是哪一年哪一份文件里的,連文號是多少他都記得。”
《安家》雜志主編劉文斌說,任的文章里大量引用的數據和政策條文都有現實出處,非常具備說服力,這是某些專家都沒有的。
任志強喜歡橋牌,華遠公司贊助了北京市所有的群眾性橋牌比賽。但他偶爾也會在午休的時候和同事打上兩把拖拉機,據說牌不好的時候會悶聲不響,打贏了的話也會得意得哈哈大笑。
任志強在自己寫的《任人評說》一書中這樣記錄了他50歲生日時的感受:“十幾年的軍旅生活使我有了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性格。也許所有的員工都只看到了我嚴厲的一面……古語曰‘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則在于他們無法在家人和下屬面前流淚。”
任志強對于自己的未來有個規劃。“也許3年后我就退休了,不再管企業的具體事務;再過幾年真正退休時就開個幼兒園。受孩子影響,自己可以活得更長些,變得更年輕些。”
任志強擺滿文件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女兒的照片。女兒今年10歲,在上寄宿學校,只有周末回家。而任志強周末時間大部分在出差,所以一兩個月才能見到女兒一面。“從她出生就是這樣了,她也已經習慣了。但我只要有空,一定會去陪她。”只有在說到女兒的時候,任志強的眼中才閃過一絲難得一見的溫柔。
來源: 南方周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