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寒罵白老頭子動蕩江湖,兩人大出風頭,白老頭子沒經過大風大浪,被罵了幾句知道自己耍無賴耍不過上海淫,灰頭認栽不敢再出門。一時間一幫小孩子們歡呼雀躍似乎很是揚眉吐氣。
其實80后看起來強悍,實際上非常脆弱,其一大特色就是只知道扮酷耍帥。無論文藝圈還是平民圈。周杰倫最初一根雙截棍代表不屈不撓與80后獨特的自我精神走遍華文世界,后來也越來越暴露自己的憂弱。實際上《三重門》雖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深度(這本書不是我接手,實際上韓寒的所有小說都沒有什么深度,文字犀利固然是可取的優點卻成就不了好的小說),但是林雨翔這個人物的確是屬于柔弱型的。評論家從來都是雞蛋里挑骨頭,韓寒應該早看透了自己的脆弱,所以才想要跳離這個是非圈子。選擇了賽車,又不肯放棄這個作家身份,沒事跑出來說兩句,悠哉悠哉,一副公子哥兒模樣,似乎瀟灑得不得了。實際就一文壇小混混,靠當年的小炒作一個不肯上大學的少年來贏得一大批無知觀眾——實際上的破罐子破摔。大言不慚地說文壇即祭壇,那他又算什么?豈不是祭壇某某臭尸體上臭蒼蠅的兒子?。?/P>
對前輩不敬也沒關系,初生牛犢不怕虎。
玩玩賽車也沒關系,人生短短一瞬。
但把他賴以生存的文壇罵得一文不值然后同時還從里面撈大把“骯臟的”銀錢
玩賽車了就表明了不脆弱了嗎?看看他的文字,沒有一點意志力,沒有一點斗志。只想著往小資往純自我的方向靠攏——實際上這也是80后的通?。捍嗳鯌n柔!
賽車會是自己的終生職業嗎?只是玩票而已!
當犀利停頓,少年的鋒芒漸褪而知識面并沒有擴大,天才也會不可避免就會出現退化導致頭重腳輕,韓寒對白燁的評論固然還有可取之處,但整體上已經淪為潑婦罵街。
照韓寒的說法也許我不應該上綱上線,當文壇狀態真的變成“蚊潭”之后,總得有人站出來說話。
實際上很多80后的寫手都憎惡自己。做人不肯對自己進行身份認同是很可悲的事。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終身職業。章大庸《乞丐的童話故事》是一篇構思和立意都非常好的小說,玄幻的設置也非常精巧,但開頭卻直言不諱地開罵:“我承認所有作家都是很變態的人,無論誰只要他熱衷于寫作,或者愛寫作,或者和寫作拉上關系,就是有問題。他必定是心里有什么陰暗或者解不開,所以要靠寫作來尋求解脫。在寫作中自傷自憐、自我意淫、自我安慰或者瞎陶醉?!?/P>
稿件到我手里我只能勸他刪節,但是他說:“我不要這稿費了!”我只有微笑嘆氣。不知道這幫孩子是真沒長大還是太自大。后來章大庸說寫作回報太慢,關閉了主頁,向商人轉型。我再微笑嘆氣。
扮酷和裝大也許會給他們生活帶來另一種心理滿足。實際上他們不突破自己內心的困境,就始終無法立足文壇。所有80后的寫手里都缺少一種力量感的文字。他們還不曾真正進入生活,我們也只有期待。
期望:逃避與重生!
80后雖然有種種不足,但終究要走上舞臺,并且最終成為這一時期的精英與主流。但這一代人在現實中大部分都在生存的迷茫和微弱的希望中矛盾搖擺。他們兒時甚至直到現在父輩對他們的教育只停留在告訴他們要努力去生長,而不是告訴他們如何去努力生長。
他們缺少足夠的意志力鍛煉,而現時缺少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給他們彌補。
顏歌始終沉浸在虛幻里,張悅然追求一種飄浮,郭敬明不用說了,勉為其難只能參考并且拷貝一部分,李傻傻在默默地觀察一種凜冽,也許有些潛力。韓寒其實是在逃避,都在逃避。做賽車卻不會是一輩子的事業。也許像章大庸一樣,把寫作只是當著玩玩,將才華晾置一邊。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說白了,心理還不成熟。到了應該成熟的時候還不去面對,那就是變態。
做人對自己應該有個清晰的定位,然后為那個目標不斷去努力,不應該是不斷轉換。這一代的教育是個失敗。
承認自己會是他們新的開始,等他們受盡挫折,浴火重生相信會寫出帶有光芒而不是麥芒的文字!
(來源:新浪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