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揚揚的“虐貓事件”已經漸漸離人們遠去,但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處理――寵物“入土”難如何解決?
眾所周知,時下養寵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樂趣,更成為人們身份的一種象征,它們生前的活潑可愛,調皮搗蛋,為許多家庭帶去了無盡的快樂,但是,在它們死后,人們除了傷心以外,如何處理他們的“遺體”,使寵物“入土為安”成為人們更為煩惱,也更為關注的話題。據統計,上海平均每年丟棄的寵物尸體就達近萬個。至少有20%的寵物主人有寵物殯葬的需求
在廣州,一些寵物醫院開展寵物善終服務,每只寵物的安葬花費都超過千元。然而,這些被“安葬的”寵物并沒有入土為安,一些知情人士揭露出有關寵物埋葬的內幕:有的寵物醫院提供的火葬服務是將寵物尸體偷偷拿到近郊,花點錢請農民一燒了之;而土葬就是將尸體棄之荒野。寵物的墓群掩映在青山綠樹叢中,環境幽靜。如果不是一塊塊大理石碑隱現其中,外人很難發現。很多大理石墓碑上竟都寫有墓志銘,其中一塊寫給“愛犬豬豬”的悼詞是“無可奈何花已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在一塊破碎的墓碑上,還有這樣一篇悼詞:“人和寵物的關系是最牢靠的關系,因為它永遠不會對你變心”。不少墓碑前仍擺放著貓兒狗兒生前喜歡的籃球、鈴鐺等玩具,還有各種形狀的狗糧貓糧和一束束勿忘我。在一個寵物墓前,更有主人細心地在墓上撐開一把天藍色陽傘,并在墓碑上掛滿數十只精心折疊的千紙鶴,簇擁在千紙鶴中間的是一款寵物生前佩戴的白色絨球項鏈。據了解,因為有大理石墓碑,所以每只寵物的安葬花費都超過千元
其實,寵物殯葬業在國外是一個成熟產業,據統計,英國每年寵物市場的產值高達35億英鎊。寵物殯葬業可以提供諸如火化、棺木、寵物墓地和慰問卡等服務。在日本,商家把寵物“身后事”的商機發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但有寵物火化、寵物葬禮、寵物墓地,甚至還有專為寵物服務的寺廟。
但目前,我國對于寵物尸體的處理問題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管理、審批尸體處理機構不健全,因此,呼吁相關部門的政策能盡快出臺,從而解決“寵物熱”給社會帶來的“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