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該是在一次次希望中獲得力量,在一次次挫折中收緊皮膚,在一次次機遇中獲得驚喜的。今天,我能夠以一種平和而輕松的心態,寫下我與一次良機的結緣,實在也是一種奇遇。
過去的時間和事情并不遙遠,回憶起進出一個發光的空間的門楹,那一次次經歷,便如同一部意味深長的文藝片一樣讓我回味,其中的許多情節,都像是一個個鏡頭凝固的場景,讓我停留并且思想著。
我是一個容易拘謹而靦腆的人,面對一些人和事情,很可能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但是,我無意,也無法將這些掩藏起來。我始終記得,在我以“我是湖南瀏陽人,我的父母都曾經是教師”作為自我介紹的開始時,遇到的尷尬,我突如其來地不安;我也始終記得,因為我的一片破裂的眼鏡片,而使我獲得的輕松,使我能夠忘掉另外一些東西,說起一些緊張之外、不安之外而想要表達的東西。而我自覺并不是一個毫無頭緒的人,然而,一些突遇卻其實是頑固的變數,卻容易讓我已有的思緒突然成了煙云。
我喜歡一個叫做“尹吾”的歌手。這個小人物,一個以北島、舒婷、卡夫卡為素材的歌者,一個獨自漂泊北京數年,卻依舊默默無聞的人,他以歌的形式告訴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遠行;同樣地,他以極度真實的表現方式,唱出舒婷的聲音:不是一切呼喚都沒有回響,不是一切損失都無法補償,不是一切星星僅指示黑夜,而不報告曙光。我無法節制我的悲喜,這些撫摩我靈魂的東西,一次次讓我堅強起來,一次次讓我感到力量。
當我以詩人的形態悲傷著眼見的一切,以及春天花開背后的憂傷時,我仍存著不可小視的、頑強的希望;當我堅持一個人的良知與憐憫之心,雖然察覺到失望與絕望,卻又能夠從中奮起,生發出繼續走許多路的勇氣和力量,有了承受不可預知的挫折的決心。
對自己生活的構想是重要的。構想著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是漸漸老去的父親母親的健康與幸福,兄弟和朋友的平安;是自己的理想和愛情,每一段有著切實收獲和挫折的歷程;是中年后孩子快樂和諧的家,年老后可以恬淡的心境——這構想是條路,一條不斷生長的路;當路上長出健康的苗子,要珍視而不枉然,當它生出坎坷,要有跨過去,繼續行走的決心與勇氣。那么,我有一個希望,我將收獲這一生最終的幸福。
在今天,我飛快地執筆,寫下這些,以此銘記一個經歷的起點,并且生長出一個不斷延續的希望,它長大,長成一個燦爛的歷程,一個陽光的孩子。
2006年3月27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