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產業化的全面“無意識”?
2006-03-29
平時說到教育的產業化,非常的模糊和籠統,如果真的要說出個一二三的表現來,還真的很困難。最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理解,說出來供參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教批評。
雖然教育部不承認教育的產業化,但是教育產業化的各種形態表現的卻又非常的突出,是不是教育產業化存在一種“全面無意識”呢?還是虛晃一槍?其實教育產業化已經不是淺層的了,而是滲透了整個教育的方方面面。不單純是指學生的問題,還有教師與學生工作、生活的問題。
我們先說一下后勤服務的社會化,學校后勤服務的社會化與高收費化能不能畫等號呢?我大學時住宿還沒有全面的社會化,當時,一間宿舍6人,三張上下層的鐵床,別的什么設備都沒有了。當時的收費是500元/人,這樣算下來,500元/人×6人=3000元。相當于這一間宿舍一年的房租吧!其實寒假暑假除去之外,也就是10個月的時間,這樣的價錢租房應該說很符合當時的租房價格,不過也是偏高的。接下來的下一級,同樣是住宿那間宿舍,每年每人的住宿費是1200元。誰能說明白是為什么呢?后勤服務社會化的結果怎么就成了高收費呢?恐怕也是教育產業化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吧!難道這不是從學生身上謀取“暴利”嗎?
學費的核算我不了解,至于是收的高還是低,多還是少,也就不好說什么了。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考試,考試的費用也占據了學生負擔的很大一塊。如果你在大學,英語要考四六級,要交報名費,而且四六級改革后,報名費用也漲價了。當然考試對于學生來說是司空見慣的,要考試的東西和地方很多,研究生考試報名費多少?計算機證書考試費用多少?一次四六級考試據說歸置報名費就10多億元,而這里面可以說絕大部分是來自學生??荚嚱^對是教育產業化的明確、明白、明顯的表現。這是直接的。
我們說教育產業化考試的衍生產業,拿考研來說,各地各大學的考研輔導班和考研輔導教材,收費多少?價格幾許?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了解了解!看這些費用是不是學生叫苦不跌的原因之一。
還有教材的問題,教材的選購問題也不少,也存在泛濫的問題,很多教材編的質量不怎么高,但是卻能順水推舟的銷售出去,從學生身上拿回利潤。高校教材問題多多。我曾有機會和兩位大學的老師住同一間客房,聽到他們的談話。兩位老師是不同大學里教授同一課程的副教授,一個編了教材,請另一位幫忙推銷。至于教材怎么樣,我沒有看到。
再有就是論文的問題。論文涉及的不只是學生的畢業論文,還有教師的論文、評職稱的論文。一些網站公開的叫賣論文,謀取利益,這是其一。還有一些核心期刊,想要發文章,沒有關系,自然要出點費用!前天焦點訪談節目采訪廣東高校一教師,就是通過所謂的中介,花費6000元發的論文。還有一種方式是出增刊,多發文章,收取版面費,滿足了一方發文章的需要,也滿足了一方賺錢的需要。
遼寧師大一位教師2000年時很偶然的給我聯系,說看到我中國教育報上的文章,希望團結反抗學術腐敗。當時她以為我是教師,其實我還只是大三的學生。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原來自己發文章投稿,大抵都是能發的,可后來遭遇學術腐敗和黑幕,其投稿大抵是“泥牛沉?!保b無音信。她是漸漸的認識到這一點的,非常痛恨,可也無可奈何。只身反對無效,欲聯合起來對抗這種學術腐敗或者說產業化現象。時間已經過去6年多了,不知道現在她是不是放棄了???
當然,問題不止如此。教育部不承認教育產業化,那么我們就可以看成是教育部的“聾盲”,是教育部的“燈下黑”,是“盲區”吧!也就姑妄稱之產業化的“全面無意識”。但是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都已經提出要解決上學難問題,要解決學術腐敗問題。還有韓國黃禹錫事件,我們又能反思和借鑒點什么呢?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