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16萬人民幣,坐在海天一色的超豪華游輪周游世界逍遙,享受各路大師的現場授課的超級盛宴,這份愜意和榮耀自不必說,真是羨煞吾等旁人。我不知道通過這樣的奢侈教育,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但我知道這是一股“時尚”、“高雅”的偽美激情躁動。而就是這樣的奢侈教育竟然在中國竟然找到了合作院校,并且是以人文著稱的北京大學!
我身在廣西,知道現在尚有很多小孩子還不能享受教育,有很多家庭為了教育傾家蕩產。放眼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還未全面解決。而在此時,引進奢侈教育,頗讓人感覺不爽。雖然我們無權干涉那些腰纏萬貫所謂的富人享受奢侈教育的自由,因為這畢竟屬于私人道德的范疇,但是對于北京大學來說,和這樣的奢侈教育共舞是文明的淪喪,也是對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的無形嘲諷,不能說不是一種悲哀。
其實,文明和奢侈自古就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奢侈也曾打著文明的旗號招搖過世。但我們對奢侈亦有定論:奢侈不是文明,且很可恥。而如今北大文明和奢侈教育稱兄道弟,到底是打著文明的旗號來“宏揚”奢侈教育,還是借用奢侈教育來傳播北大的文明?我想,任何一種情況都是對文明的一種玷污。而北京大學作為社會文明的風向標,為何面對奢侈教育卻降下小白旗,不辨榮辱?從淺層次的分析來看,北大與奢侈教育共舞,也是社會奢侈之風的蔓延,只不過是披了教育的高尚外衣。而根本原因是北大的文明喪失了對奢侈之風等社會誘惑的抵抗力。
北京大學之父蔡元培校長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文明與奢侈》,在文章中言:“文明益進,則奢侈益殺。”作為一所大學,理當倡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文明,主動抵御奢侈之風。這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也是大學精神的內在要求。人文旗艦的北京大學,理當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打造一個與人的終極關懷連在一起的價值情思、真理敏感、人生境界的高尚文明,高擎起抵御世風卑瑣乃至萎頓的一面醒世之旗。
況且,前一段時間,胡錦濤同志作了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其中就講到了“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我們應該樹立以節(jié)約為榮,奢侈為恥的榮辱觀,保持適宜的清醒,絕不能縱容奢侈這顆社會文明的毒瘤肆意入侵,用高尚文明湮沒奢侈之風。因此,我奉勸一句:北大,放開奢侈教育的手吧!不然,怎堪面對北大之父蔡元培校長“文明益進,則奢侈益殺” 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