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森林火災現場嗎?不是。是電影里的戰場嗎?也不是。這是南京隱龍山公墓的掃墓即景。2006年4月4日,近九萬南京人到公墓內祭拜先人。絕大多數市民采取了鮮花祭掃等文明整潔的方式,但也有些不和諧的景象頻頻出現。有人在公墓內燃放鞭炮,導致公墓內煙霧彌漫,炮屑隨處可見;有人在公墓前或道路上燒紙,致使火光熊熊,灰屑亂飛。公墓工作人員發愁地說:一天下來,他們要清理炮屑近百公斤,而燒掉的紙灰四處亂飄,清掃十分困難。
清明節,掃墓是我們表達對祖先崇敬之情的特別方式,是標識我們這個民族的重要習俗。既然掃墓是一種文化,就應該以文明的方式來進行。燃紙、放炮固然是掃墓的題中應有之義,但也不能以破壞衛生、污染環境為代價吧。就算被祭拜者泉下有知,恐怕也不愿意讓自己的長眠之地紙灰亂飛、煙霧彌漫。再者,掃墓掃墓,顧名思義,如果不能把祭拜現場打掃干凈,那還叫什么掃墓?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