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建議發展半工半讀職業學校 | ||
|
|
惠州e城訊 惠州日報廣州專電 (特派記者王航帆)我市代表周衛平就發展全省職業技術教育提出6點建議。 周衛平說,目前,全國已有1.4億農民進城務工,還有1.5億農民需要轉移,但是,城市卻仍然頻頻出現“民工荒”。這是因為企業最緊缺的人才是技術工人,而接受過技術培訓的農民工不超過8%。這將影響我國GDP的穩定增長,影響現代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及和諧社會的建立。當前,相當一部分勞動力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城里有工作時,就到城里打工;城里沒工作時,就回鄉務農。要使這些處于流動狀態的農民及其子女具備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本領,離不開職業教育與培訓。 為此,周衛平建議加大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半工半讀不僅可以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解決學費問題,有更多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而且可以使企業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是實現企業、學生和學校“三贏”的好事。職業教育所需的經費投入要比普通高中多得多。據國際上有關專家測算,同等規模的職業中學所需經費投入應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我國的職業中學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比普通高中要少。由于政府的資助是有限的,如何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籌措資金,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 周衛平在建議中提出6條具體措施:1、為了廣東經濟的長遠發展和貧困地區的脫貧,省政府加大公共財政對我省半工半讀職業中學的投入力度。2、鼓勵支持大型企業創辦或發展為本企業服務的半工半讀職業中學。所需費用可通過一定稅收優惠予以補貼。3、鼓勵個人或中小型企業捐贈,并可抵扣所得稅。4、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半工半讀職業中學財務制度。讓捐贈人(包括政府投資)了解資金去向,從而擴大捐贈人的范圍,增加捐贈數量。5、鼓勵大中小型企業接納在讀的半工半讀學生從事相應的勞動,支付酬金后可獲得一定的稅收優惠或享有挑選畢業生源的優先權。6、發行福利彩券或組織慈善募捐。 周衛平認為,發展半工半讀中等職業學校既可緩解經濟發展對中等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發揮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