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開設“VIP專家門診”,首診掛號費300元、復診200元/次,引起了各方熱烈討論。院方稱“價格非常合理”;市衛生局稱此舉滿足“特需”不違規;病友有贊有彈;而“三百余(留言的)網友無一認同”。對此我認為,醫衛改革是個涉及公眾利益的敏感話題,眾說紛紜很正常,但我們在辯論前須先搞清對方是針對什么問題在發言。我想,有幾點應該達成一致作為論說的前提:
一是公立醫院是公益性的醫院,即公立醫院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更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從社會正義角度講,它不能是優先為權貴服務的,在當前的國情下,早已有之的VIP“高干病房”如果不能另建,它作為“特區”設在公立大醫院里也不能無限制地優先占用公共醫療資源;它也不是優先為富人服務的,比如急診優先、轉診的危重病人優先是不能分貴賤貧富的。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4月10日答記者問講了公立醫院在建設惠民濟困醫院中的6大特點和責任,應當說是符合公共利益且明智可行的。
二是興辦民營醫院應當受到鼓勵,得到支持。鼓勵民營經濟(企業)發展是沒有疑義的,民辦醫院與民辦學校也應當給予比現在大得多的發展空間。它們可以動員社會資源服務于民眾,彌補公共財政投入之不足;可以提供差別化服務,滿足社會的多樣性需求,而且在規范的管理下它們可以對公立醫院形成有效且有益大眾的競爭壓力。
三是我國醫衛事業的現狀是,公共財政投入嚴重不足,政府應當盡快提高投入比例,應當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醫療保障體制,辦好不同層級特別是社區的醫院以合理分配使用醫衛資源;并應當盡快實行“醫藥分家”,使醫院不靠“創收”活下去,并讓醫務工作者能享有與他們的貢獻相稱的有尊嚴的生活水平。
只要是朝著這個大體公平方向前進的努力我們都應當予以支持,只要是無害的嘗試我們就應當容忍。我是用這樣的眼光和標準來看“VIP專家門診”的。
據相關報道,有市民說“這解決不了‘看病難。’”當然解決不了“看病難”!但是,倘若真像院方介紹的參加“VIP專家門診”的醫生,用的都是完成普通門診工作量之后的業余時間,那豈不是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就診機會嗎?這個“業余時間”若是經得起院外人士核查,那就比讓專家醫生到外邊“走穴”于各方都有利。這種光明正大掛牌的“VIP專家門診”,比某些醫院濫發VIP卡,讓內部人、熟人和某些人在普通患者前面“插隊”要文明得多!
有人說這么貴的門診掛號費,是在辦“貴族門診”,是歧視窮人。我認為不能這么說。我非賈公子,卻天生“多愁多病身”,常跑醫院。一想到掛號、候診幾小時,醫生幾分鐘就把我打發掉了,真要發暈。誰都知道看病要“對癥下藥”,診斷辨證最重要。有時為了確診,跑了那么多醫院,花了那么多時間,亂吃了不少藥,真的很愿意出300元找個資深專家仔細瞧瞧,聽他用“不少于半小時”認真答疑和給建議,焦慮先減少了一多半。報道說這個VIP門診開張后,來看的有白領有軍人,他們可能就是像我這種心理的非“貴族”。
因此,我們不必滿腔義憤地苛責該院紓解窘困的嘗試,也期望我們的醫改提速,從基本制度建設上解決公眾的“看病難”,并滿足全社會的醫護需求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