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報上刊登了這么一則新聞:尚未入住新居的33位天河某小區業主,利用小區論壇相約在公園搞了個燒烤聚會。聚會的原始目標是:統一收樓——共同進駐——說白了,就是一個業委會雛形。
刨去了業主們功利的成分,這次聚會還起到了創建和諧社區的榜樣作用。大家都知道,現代小區鄰里關系淡漠,遠不及以前農村鄰里感情?,F在,這個聚會證明城市生活也可以很和睦。據活動組織者稱,聚會現場氣氛相當之溫馨,交流十分之和諧。
中國是個農業傳統的社會,絕大部分中國人身上流著農民的血。所以,一個鄉下人,盡管混成城里人,多少還是會帶著一點鄉土氣息。就好像我一樣,我就住不得高樓,陽臺上往下一望就頭暈,所以就買個二樓住。
鄉下人的傳統是很質樸的,其中一條就是愛耕種。好像我這個鄉下人,成功打入城里,娶了城里媳婦生了城里孩子,內心仍是個農民。我把二樓大平臺鏟出一塊菜地,沒事種點蔥蒜什么的。這鬧市中心的一片自留地,讓我過了局部的菜農癮。但終究,這只是對田園生活的一種意淫而已,這幢樓里,我一個鄰居也不認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是一種扯淡。
鄉下人的另一個質樸傳統,就是愛與鄰居講話。但是我的鄰居可能是個城里人,所以至今我沒有機會與他們多說上些話。今天收到友人轉發的一封郵件,這封郵件在對比城里人與鄉下人,我記得其中有一句是說,城里人手機里有幾百個號碼,沒有一個是鄰居的。還真的給它說中了。
可以想象一個不認識鄰居的城市鄉下人內心的悲苦。欲望都市啊石屎森林啊,城市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么冷漠。不知外國城市生活是怎樣的,電影里老看人家搞爐邊派對,現在中國有個公園燒烤爐邊派對總算是個好的開始。漫畫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講的就是一墻之隔的城市愛情寓言,那墻要不倒塌,愛情就只有指望神助(墻倒算不算神助的一種呢)。我兒子出生的時候,我父母來城里住過一陣,沒過多久就撒腿跑了。說打死不能再住下去了,待在房子里就像被困孤島,路上沒事向鄰居送上個笑臉,迎來的也是警惕的冷漠,太尷尬了。這種局面不光是鄉下父母受用不了,連城里人自己也覺得無趣。
孤島菜農胡思客想到此,對那些勇敢的業主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你想想,他們手機里,一下子就多了幾十個鄰居的號碼,以后在會所唱K,還怕找不到“咪友”(咪:麥克風)嗎?無論是“由零開始”,還是“共同度過”,真希望這種和睦關系都能長久下去,大家都像“童年時”一樣純潔,都說內心純潔的人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