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三從原單位下崗后去超市做了搬運工。雖說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但總算生活有了保障,自然高興??蓭滋烨埃吹揭粭l新聞,悶悶不樂起來。這是最近的一條熱門新聞:“清華畢業生淪為搬運工”,昔日清華學子戚柯畢業后,因種種原因找工作越來越困難,最后到工地上做起了搬運工。小三是當搬運工的,看了這樣的文章肯定不舒服,干這行咋成了“淪為”?
記得當初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街頭買肉之事被報道時,也有不少媒體使用“淪為屠夫”之類的標題引起了公眾的質疑:陸步軒是“做屠夫”而不是“淪為屠夫”。從“清華畢業生淪為搬運工”來看,一些人的“定性思維”還是沒有改變。無獨有偶,最近還有一條頗吸引眼球的新聞:昔日全國冠軍鄒春蘭今朝澡堂謀生,同樣有媒體使用“淪為搓澡工”作標題。
戚柯、鄒春蘭究竟是何原因由昔日高才生、冠軍而成為搬運工、搓澡工的?原因很復雜,筆者不想深究。但“淪為”有沉淪、沒落之義,如“淪為階下囚”是我們經常見到的。而搬運工也好、搓澡工也罷,盡管都屬于體力勞動,技術含量低,從業者辛勞而收入不豐,但只要是靠自己的雙手勞動掙錢就堂堂正正,何來“淪為”之說?
“勞動最光榮,工作沒有尊卑,崗位不分貴賤”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看來對很多人來講也只是說說而已。在其潛意識中,就把工種定了尊卑,崗位分了貴賤,搬運工、搓澡工都是“累活兒”,只該由“粗人”來干。高才生、全國冠軍干這樣的活兒自然就是“淪為”了?殊不知其中就隱含著對相關從業者的一種歧視,搬運工等看了這樣的報道會怎么想?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不偷不搶,干我們這行為何是“淪為”?
當然,戚柯當搬運工這事確有不正常之處,以其知識和學歷,可以在其他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成為搬運工確實暴露出一些問題,但也別給搬運工扣上“淪為”的帽子。由于社會競爭加劇等眾多因素,或許不少昔日的所謂社會精英會改行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希望人們別再“大驚小怪”,動輒冠以“淪為”稱謂,讓人聽著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