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總拿農民開涮
因為有了網絡,并不是經常看報。周六逛街為了換取坐車的散錢,順手買了一張報紙,誰看過后卻有一種心靈被蹂躪的感覺,幾天來一直如梗在喉,實在是不吐不快。
有消息稱沙特豪門伊蒂哈德足球俱樂部近日作出驚人決定,為了實現亞冠聯賽三連冠美夢,他們以租借的方式簽下了巴塞羅那射手埃托奧,三個月的租金據稱有200萬歐元。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則消息,廣州的一家報紙在2006年4月15日體育板塊中,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或許是引用了其他媒體、也可能還是該報自己的創意,文章的標題是“‘石油農民’的壯舉”?!笆娃r民”這四個字是加了引號的,筆者上過幾天學,也大體能夠明白其中調侃的意味。但是面對這種調侃,我卻無論如何找不到會心一笑的感覺,恰恰相反,心里堵的難受并些許的隱隱作痛。
按照這位“貴族編輯”的理解(為了效仿該報的風格,我也加上引號),無外乎可以推出這樣幾個結論:農民是有錢的;農民是一擲千金的;沙特的俱樂部有錢又見識少,典型的暴發戶??赡芪业膶W識悟性都有所欠缺,從這個文章標題中,我所能讀到的就是這種對于農民的蔑視。
如果我再談那些“我們的祖先都是農民”、“誰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也不會居住在高樓大廈里”等古老的話題,顯得有些大煞風景有點偏執小氣的味道。還是就事論事,假如尊重那位“貴族編輯”推論結果,凡是農民尤其是中國的農民,哪怕是大部分也好,真的能夠握著大把鈔票,隨時可以彰顯一下揮金如土的豪氣,什么暴發戶,什么見識短,這些不屑一顧的蔑視,我倒是完全可以欣然接受的。
然而,親眼目睹也好,感同身受也罷,生活的常識告訴我:社會還不是這個樣子,中國如此,國外亦然。作為一個媒體人,即便談不上見多識廣也應該比別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三農問題”像一個沉重的陰影始終縈繞在大江南北,這個道理、這種現狀我想那位編輯肯定清楚。因此,我在想,其實那位編輯的本意并不是拿農民開涮,之不過是一時靈感突發,來了一個很獨特的創意,卻在無意識中暴露出了骨子里或者說潛意識里對農民的不屑。
但仔細一想,這似乎不是哪一個人的行為,一張報紙從組稿到印刷會經過好多環節,一個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好的報紙的媒體,必定更有其嚴格的流程和紀律。除了個別的訪談和論壇之外,除非特別注明是引用,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張報紙上的大部分文章的主張,就是這張報紙的主張或者說價值取向。于是我們不禁有理由質疑:一家骨子里對農民不屑的媒體,在關注農民、打工者等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時,所表現出來的慷慨陳辭,是出于良知,還是做秀?
其實,也許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瑕疵,被我上綱上線無限放大了,但現實中太多的對于弱勢群體的蔑視行為讓我無法不時刻保持著一種敏感,忽然間,想到今年春節晚會上一個小品里的臺詞:“城里有鄉下人的夢想,鄉下有城里人的爹娘?!币彩钦{侃,但有一種讓人眼睛濕潤的東西。
做人要厚道,做媒體更要厚道,因為白紙黑字承擔著一種道義責任。無論報紙的風格如何活潑,文章如何厚重,但請以一顆赤子之心,善待弱勢群體,尊重我們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