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跨國公司公益捐贈排行榜中,除一部分國際知名企業外,相當多的跨國公司對中國的公益捐贈比較冷漠,捐贈非常少。
當然,對一個企業是否有社會責任的評判,不光靠慈善捐贈來衡量,但是,誰賺的錢多,誰就應該盡更大的社會責任,這已成為現代社會一條公認的準則。跨國企業在華慈善捐贈的冷漠,也許有多種多樣的原因,拋開跨國企業自身的原因不說,要想增加慈善捐贈的數額,相關部門應為跨國企業在華捐贈創造一個規范、公平、透明的平臺,為企業的公益捐贈提供機會。
在西方發達國家,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大方地為慈善事業捐贈,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從避稅考慮。而在中國,則主要是獲取社會資源。也就是說,企業通過捐贈,增加媒體曝光率,獲得社會認可,甚至獲得特許等,這些都增加了跨國公司獲經濟經濟資源的途徑。
就企業而言,一個企業如何履行對社會的責任,我們首先要看它的經濟責任,看它是否能有效率地提供合格產品;其次是法律責任,看它是否合法經營,遵紀守法;再次是道德責任,企業是否在尊重人權、保護環境等方面有優秀的表現;最后是慈善責任,企業是否能通過社會公益成為良好的企業公民,是否能很好地回饋社會。
此外,營造一個良好的捐贈環境非常重要,目前,我們的法規還不盡完善,從一個側面制約了這些企業投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我們缺乏系統的、可靠的組織機構,沒有完善的慈善事業方面的信息共享平臺,在相關法律法規方面也缺乏有關鼓勵引導機制,在稅收等方面都缺乏強有力的吸引,這些問題是目前慈善捐贈需要邁的幾道坎。所以,改善慈善事業投資環境,是吸引跨國公司在華捐贈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來源: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