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飛走了,連最后一次“謝幕”都如此地動人: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盡最后之所能奉獻愛心。他以樂觀執著的奉獻精神感染著每一個人,讓愛的接力棒在不斷地傳遞。斯人已逝,令人痛惜,一個學習叢飛的熱潮正在興起。我們應該向叢飛學什么?
學習叢飛對待人生的態度。深圳市義工聯信箱組組長王偉曾問叢飛,“那么辛苦地掙錢捐助貧困的孩子,到底圖啥”,叢飛回答很簡單:我不能成就一個世界,但我要盡我所能成就這些孩子。作為一個平凡的人,誰又能輕易地成就一個世界呢?但我們卻可以盡可能地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獨善其身,繼而推己及人,何嘗又不是成就一個世界?在義工們的記憶里,叢飛是一個不會說“不”的人。深圳義工聯環保組組長歐陽國亮說:“叢飛一到為別人服務的時候,他就忘了自己。”去世前10天,叢飛和父親向醫院提出,停止靜脈補藥治療,“我不想再讓國家和社會為我花費更多的錢,希望能把這些費用用到其他有治療價值的人身上。”在叢飛心中,他人的、國家的利益永遠高于自己的利益。他的這種人生態度,是其執著奉獻愛心的不竭動力之一。欲向叢飛學習,或許我們該好好審視自己的人生態度,并加以轉變。
學習叢飛對待財富的態度。10年來,他捐款300多萬元,資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他家里沒有任何值錢的家當,連演出的服裝都只好掛在墻上,惟一值錢的保險箱里面裝的全是山區貧困孩子給他寫的信。他還向團友借錢捐給山區貧困學生。他自掏腰包買機票參加義演之時,卻有所謂明星因出場費而拒絕演出。同處演藝圈,叢飛的商業價值沒有那些動輒上百萬的出場費、代言費的明星大,但他對財富的態度卻值得我們深思。叢飛是貧窮的,卻又無比的富有。他對財富的態度,值得每個人深思,值得每個人學習。
學習叢飛對待子女的態度。叢飛病重后專門制作了兩本影集,留給他的女兒,并在遺書里寫道:“今留下你爸爸我這些生前的照片,望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啟發和對后代有一點教育意義,爸爸就滿足了?!爆F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樂于把財富留給孩子,甚至頗為自得地想自己辛苦些,孩子就能少吃苦,多享福。事實上,沒有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財富并不會很好地被珍惜。直接把財富給予子女,很可能只會讓其懂得享受而不思進取。樂善好施的叢飛沒多少財富給自己的子女,但誰又能說他給予子女的不是人世間最大的一筆財富?我們這個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社會,尤其需要這樣不斷傳承的精神財富。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好事?!眳诧w的助人為樂是一種榜樣、一種境界、一種高度,卻也是可學的。他的事跡很感人,卻也平常,只要我們努力,同樣可以做到;他的精神如此可貴,卻也純樸,只要我們堅持,同樣可以發揚。我們相信,叢飛的事跡必將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到愛心接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