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召開進一步加快自主創新全面推進循環經濟大會,吹響了深圳新一輪改革的號角。會上,市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綠色利潤”的概念,認為應摒棄過去評價企業只看其納稅額和利潤的觀念。李鴻忠嚴厲批評某些企業不但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還不配合環保部門的檢查,甚至以搬出深圳相要挾。對于這樣的企業,李鴻忠明確表態:“打開大門,請君自便?!?BR>
李鴻忠對污染企業說“打開大門,請君自便”,算是對污染企業下了一道“逐客令”。這句話軟中帶剛,從中可以看出深圳已不再只看重企業的納稅額和利潤,而是更注重地方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這種“綠色利潤”的概念其實正是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和貫徹。
不光是深圳,越來越多的沿海發達城市已經或正在向污染企業下達“逐客令”。這不免讓人猜想,搬出了沿海發達城市的污染企業又會去向哪里呢?
沿海發達城市要對污染企業下“逐客令”,說不定有些欠發達地區正暗自竊喜呢!因為,有些地方早已經張開了懷抱,正期待著污染企業來為本地創造炫目的GDP。有的地方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甚至把“放松對污染企業的管制”當成了“招商優勢”,主動向沿海污染企業伸出了“橄欖枝”。還有的在層層分解的招商任務壓力下,對“污染企業”態度曖昧,“睜只眼閉只眼”地先把污染企業放進來,以湊“招商任務”。更不要說敢于對那些動輒以“搬出為要挾”的利稅大戶的污染企業說“不”了。
正是這種觀念的差異給了“污染企業”可乘之機。如果一些退出了沿海發達城市的污染企業又跑到了美麗的西部,或者是到了其他山清水秀的僻壤繼續制造污染,那可是真正的令人擔憂!
對資源合理利用,加強環境保護才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對GDP的盲目崇拜不能保持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那些急于求發展的地方,還有那些正饑不擇食招商引資的地區,不妨認真學習一下深圳的“綠色利潤”概念,在“打開大門”笑迎四方商賈的同時,可別忘了把好污染企業的“入口關”,該硬起腰板的時候也得向污染企業說聲“請君自便”。
來源:華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