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兩件事足以令國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并使筆者陷入沉思:一是近日溫家寶總理在重慶考察一個養殖基地時,寫下了這樣的留言:“我有一個夢,讓每個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不妨稱之為總理的“夢想”。
一是被評為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深圳愛心市民、青年歌手叢飛,在過去的十年里,為資助貧困山區178個孩子上學,資助那些急需幫助的殘疾人,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而自己卻省吃儉用,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甚至還欠下十多萬元的債務,即便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不忘向這個社會奉獻他最后的愛心,立下遺囑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給需要光明的人。姑且稱之為叢飛的“愛心”。
他們雖然一個是大國總理,一個是普通的義工,不能作簡單的類比,而且兩件事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系。但他們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早日擺脫痛苦,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們的言行都體現了時代風范,符合民眾的意愿,代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如果說總理的平凡“夢想”“閃爍著偉大的思想光芒”,那么叢飛的殷殷“愛心”則是這種“偉大的思想光芒”的生動具體的體現。兩者都是建設富強、文明國家,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元素”。
二十余載創業風雨路,如今我們的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也應該看到,現在仍有不少人連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城鄉差距仍然十分明顯,社會階層的貧富懸殊仍然很大,社會困難群體還不能得到全面救助。當此之際,必須是有智者明于思路在前,有為者大力推動在后,同舟共濟,同心同德,這才是改變貧苦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
如果我們所有貴為人民公仆者都能象總理這樣懷有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夢想”,心系民眾之苦,常抱富民之志,把國家、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一切普通人員都能象叢飛那樣用一顆滾燙的“愛心”去默默實踐總理的各種或平凡或偉大的夢想,多向貧苦學子和其他困難群體伸出溫暖之手,那么,勢必能匯成愛的海洋。那么,我們的祖國一定建設得更加富強和諧,我們的明天一定充滿著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