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別讓"穿在身上的書"流失海外
2006-05-08

    法國一家民俗博物館的館長近日說:“100年后,中國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飾文化,或許要到我的博物館來研究?!?BR>  此話貌似不恭,卻反映了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保存現狀的一個嚴重問題。這些年來,中國的少數民族服飾引起了國外收藏者的興趣,以民族服飾為對象的商業活動十分活躍,大量珍貴的傳統民族服飾外流。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民族文化資源,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流失現象十分嚴重,若再不引起重視,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將不復存在。
  作為我國苗族服飾中最為雍容華貴,工藝最為精湛,造型最為獨特,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服飾系統,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服飾被譽為苗族人民的一部“無字的史書”。近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許多嗅覺靈敏的商人紛紛涌到黔東南的苗族山寨,勸說、利誘當地群眾出售家傳的各式傳統服飾,然后再以高價轉手賣給他人,其中最終的買家以外國人居多。法國巴黎的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館就已經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飾。此外,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外就有一些人先后40多趟來貴州收購苗族的刺繡。他們最后還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以后你們要研究苗族刺繡就請到我們國家來,我不收你們的門票?!?BR>  苗族服飾共有130多種款式,其中,以苗族女性穿著的百褶裙最具代表性。這種衣服圖案色彩斑斕,多以刺繡、織錦、蠟染、挑花作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的“五色衣服”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苗族人群,還依據習俗的不同,保留了各自的獨特風格。作為民族智慧的結晶、民族審美心理的物化,苗族服飾是一本“穿在身上的書”,是一種無聲語言和標志。它從一個側面體現了苗族歷史文化的成熟與極致。一部苗族的服飾史,從某種意義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民族文化發展史。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聚居在偏僻的山村、草原和海島,它們長期處于封閉的自然經濟狀態,受現代文明和外來文化的影響相對較小。這種封閉式的社會環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但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懂得服飾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山外人紛至沓來,他們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挨家挨戶地收購這些物品。祖祖輩輩深居大山的苗族同胞們恍然間明白,原來這些陳舊的衣衫也可以賣錢,而且是越“舊”越值錢。于是,很多人毫不猶豫地把祖輩們壓在箱底的衣服,甚至是奶奶輩的嫁衣都拿出來賣了。在他們手上,這些古老的稀世之珍最終變成了電子手表、化纖時裝、塑料制品和現鈔。而由于缺乏嚴格的傳統文化資源保護機制,加上博物館和政府有關部門又缺乏足夠的征集經費,很難在市場博弈的平臺上與外商競爭。因此,珍貴的苗族服飾就這樣大量地離開了故土,流失到海外去了。
  我國少數民族的衣冠服飾多彩多姿,其設計與生存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欣賞和研究這些民族的傳統服飾,可以認識到各少數民族、各地區獨特的文化風俗和歷史傳統。法國作家法朗士就曾經寫過這樣一段頗有意味的話:“如果我獲準從我死后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書中進行選擇,你知道我會選擇什么樣的書嗎?在這未來的書庫里,我要買的絕不是小說,也不是歷史書―――雖然能夠提起人們興趣的還是小說。朋友,老實講,我要買份時裝報,我要看看在我死后的一個世紀里,女士們是怎樣穿戴打扮的,這些服飾所提供給我的關于未來人類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學家、小說家、布道家和學者所能給予我的?!?BR>  事實上,以服飾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財富。如果就這樣放任它們大量流失,幾十年后,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的學者恐怕真的要到外國的博物館去看真品了。希望有關政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進一步深入調查和收集苗族服飾中的精品,加以研究和挽救。同時,采取有力的措施,阻止民族遺產的外流。對于盜賣珍貴民族服飾者,要像盜賣珍貴文物一樣,追究其刑事責任。此外,我們還要制訂保護珍貴的少數民族服飾的政策和法規,把保護少數民族服飾和開發少數民族服飾的工作區別開來

來源:解放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