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起,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將出現(xiàn)培養(yǎng)老總接班人和老總的試點班。該校負責人稱,老總接班人試點班要求學生有較好的社會背景,一般而言,應該擁有家族式企業(yè);而老總試點班則要求學生學習成績較為出色,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見5月9日《武漢晨報》)“教育是培養(yǎng)有美德的公民,而不是特權(quán)階層”,這是“公民教育”的靈魂,武科大中南分校的做法讓人遺憾,尤其是老總接班人試點班要求學生有“較好的社會背景”甚至“家族式企業(yè)”這個條件,更是違背了大學邏輯,侵占了公共利益。
在大學里,財富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高低的主要標準,一個人的才華能力、道德水平和奮斗精神,才是他能不能受到尊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學生進什么班,與他家里有多少錢,老爸當多大的官等沒有絲毫關(guān)系。民辦教育之外的大學教育都屬公共資源,是全體學生所共享的“大餐”,而不是為個別學生提供的“小炒”,它應該公平地提供給每一位受教育主體。可是,老總接班人試點班“由學校單獨編班組織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學,采用素質(zhì)與專業(yè)的雙導師制”,這么多優(yōu)秀教育資源就這樣偏心地給予了那些“有社會背景”的學生,憑什么?
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需要公正、合理、開放的社會流動機制,而教育是社會流動最重要的渠道,它能有效地彌合社會斷裂,避免“窮人世襲”,這就叫做“起點公平”。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的做法必須得到糾正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