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博客登上Technorati 100排名榜首,這實在是中國博友的天大好事。盡管她的博書遭遇了滑鐵盧,但博客和博書,本就是不同的。有些內容不適于印制成書,卻并不影響網上閱讀。商家的炒作,在于牟利,牟利不成,卻在客觀上推動了博客的發展,也算是有些功德吧。
徐靜蕾是才女,這是為很多人所認可的。她的出類拔萃于演藝界,不僅僅在于天賦的表演才能,也還有著深厚的文化支撐。大概也正是這種文化的支撐吧,她便很少炒作于媒體,而愿意在腳踏實地中,走自己的路。她的博客成功,不過是一種建筑在文化底蘊上的意外收獲,并非有意炒作的曇花一現。
徐靜蕾博客能夠登上Technorati 100排名榜首,說明中國博客的影響力正在擴大,她不僅能夠聚焦起中國人的目光,也能引來世界的關注。中國博客的這種與世界接軌,大概不是那位專家精心謀劃,強行接軌的產物,而是一種自然而然地生發。這種生發過程,將會使中國的博客日益龐大,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當不是一種神往吧。
新的文化體系將有怎樣的構成,大概尚需時間的篩選。但是這次徐靜蕾的獨領風騷,卻在說明,博客文化自有其有別于傳統文化的地方。一個演藝界的明星,不僅能輝煌在舞臺上,也能輝煌在文人林立的博客上,大概便是一種證明。巾幗不讓須眉,古今中外這樣實例不勝枚舉。中國古代,是把這類女人命名為“掃眉才子”的。
所謂“掃眉”,大概就是一種借部分而代整體的對女人的泛指吧。溫庭筠在詞《南歌子》中寫道:“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描述的是一個閨中女子,在對情郎的思念中,梳理著“倭墮髻”的發型,勾畫著彎曲細長眉毛的情景。唐宋文人,不知何以格外鐘情于女人的畫眉,這從他們留下的很多詩篇中,可以看出。因此用“掃眉”來借代女人,用“掃眉才子”,借代具有超常文才的女人,也便成為了時尚。
王建在一首《寄蜀中薛濤校書》的詩中云:“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和。”那是對一代才女薛濤的贊譽。薛濤以詩才名世,與她同時的詩人元稹、杜牧、白居易、王建、劉禹錫過從甚密,多有唱和。時任劍南節度的蜀中的名臣韋皋,很賞識薛濤,便讓她參與做做案牘處理,并且還打算上報朝廷,讓薛濤任校書郎的官職。雖然后來經有人勸阻沒能實施,但其女校書的聲名,卻已遠播。
中國古代女子教育,由于沒有功利性,因此教育內容,基本限定在“婦禮”、“婦德”上。自東漢班昭寫出《女誡》后,到了明朝末年,終于匯編整理出了女子教育的《女四書》。“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這樣的行為規范,大概今天的人很難想象。但是,從中卻也可以看到,今天中國人出國時,常常引來人家側目的放浪舉止,并不是遺傳于古代,而是變異于現代。
古代教育盡管愧對女人,但“滿園春色關不住”,總有些天才,會橫空出世的。唐朝詩人王建的“掃眉才子知多少”,大概便是指這種情況吧。明朝詩人王鴻贊譽李清照說:“掃眉才子筆玲瓏,蓑笠尋詩白雪中;絮不沾泥心已老,任他風蝶笑東風。”這個“掃眉才子”是授予一代文宗女師的。古代的這些“掃眉才子”,大多成功在家學淵源。今天的一些地方女孩失學嚴重,不知是否也有這樣的家學。
徐靜蕾能不能稱為“掃眉才子”,可當別論。但她的博客登上了Technorati 100排名榜首,大概在走向世界方面,要遠遠超過前人吧。能夠在世界級的排行榜上占鰲頭,無論怎么說,也是一種光榮。她的發端意義,她對中國博客的貢獻,也許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益深遠。當然,這與博書的銷量無關。因為,博客就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