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中,一位同志談其體會時說道:一個知榮明恥的人,應具備“七知”,即知責思為、知榮惜譽、知足常樂、知恩圖報、知難而進、知恥后勇、知困自返,聽后頗受啟迪。
知責思為,愛崗敬業(yè),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質。知責思為,就是要盡心盡責,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揮最大的潛能,讓自己所干的工作精彩起來。為責任而付出是美麗的,它會使人的生活更有意義,也會使人不斷產生自尊自愛的推動力。
知榮惜譽,保持本色,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基石。珍視榮譽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榮譽。在榮譽面前不驕傲自滿,做到知榮而惜,才不會永遠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我們的事業(yè)才會不斷興旺發(fā)達。
知足常樂,虛懷若谷,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度量。“知足常足,終生不辱;知止常止,終生不恥”。知足常樂就要經受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少些心浮氣躁,多些心無旁騖。海納百川,厚德載物,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為世俗名利所累。為人俱知足,何處不安生?
知恩圖報,心存感激,是自古就有的美德。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道德文化傳統(tǒng)中,報恩的思想一直被人們所頌揚。《詩經》中早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之說,古人也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之句,老百姓的話更直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個人如果常念人民的哺育之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親友的幫助之恩、同志的扶助之恩、組織的培養(yǎng)之恩,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前進中就會增添源源不斷的動力。
知難而進,勇往直前,是一個人良好的意志表現。老話說,“天上若無難行路,世間哪個不成仙”。一個人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絕不能被嚇倒。困難是磨礪意志、增加能力的試金石,知難而進、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愈挫愈勇,方顯真本色。
知恥后勇,追求真理,最為難能可貴。“士不可一刻忘卻恥字”。知恥是由內心以生,人須知恥,方能改過。知恥而后改,不失為君子。人有恥而奮起,豈能有所不為!
知困自返,浪子回頭,是一個人最具魄力的決定。生活中有人為酒所困、有人為財所困、有人為情所困,有人沉湎于游戲,有人染上惡習,知道自己錯了容易,但勇于改正回頭卻很難。所以,能夠壯士斷腕,果斷地與舊習氣、壞習慣說再見,才是真正的勇士!做好“七知”,生命是一種新境界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