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實行刷卡乘車后,一些線路曾出現擁擠不堪的情況。然而這幾天來,由于相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有針對性的措施,再加上媒體的宣傳引導,情況開始有所緩解。這種緩解逐漸打消了人們對公交刷卡能否繼續下去的擔心,同時也說明,擁擠、擁堵說到底不是刷卡的錯,而是因為,實施公交刷卡之前,相關的準備工作并未做到位。
此前,國內許多城市實行公交刷卡都比較順利,為何偏偏北京出了問題?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客觀因素決定的。北京是交通擁堵問題較嚴重的城市,公交運行的環境本來就比較差,此時如果驟然改變乘車方式,很容易造成混亂;此外,別的城市的公交基本以雙門車為主,而北京卻有著大量三門的大型公交車,三門車實行公交刷卡的難度顯然高于雙門車;再者,北京的城市規模大,公交線路大多超長,公交站臺的線路密集,站臺很容易形成大量人流的聚集;許多城市在實施公交刷卡前早就實行了前門上車、后門下車的制度,當地人對此習以為常,而大多北京人并沒有這個習慣……
以上客觀因素顯然是應該事先考慮到的,而且解決起來也并不難,例如左安東路日前建起了一個全封閉超大站臺供300路專用,乘客可以有序排隊,不在車上而在站臺刷卡,如此大大提高了乘車效率,據悉,三環路蓮花橋、洋橋、成壽寺等26處站臺也完成了改擴建工作(據5月16日《北京晨報》)。本來許多乘客對刷卡操作不熟悉,對刷卡后的上下車方式不習慣,但由于幾天的實踐以及媒體(尤其是電視)的宣傳普及,人們慢慢開始習慣了,慌亂和無序情況也少了很多。
凡事預則立,公交問題亦如此。現在看來,如果在推行刷卡前,北京市能組織公交、交通、市政等部門對公交刷卡的負面影響進行一次全面評估,那么,許多不利因素是可以預測到的。如果此前公交部門做好“預熱”,聯合媒體對市民進行公交刷卡知識和乘車規則的普及教育,那么,也就不會出現許多人對突然而來的刷卡無所適從,慌亂無章的情況。如果公交刷卡采取“分步推行”的方式,即先全面推行前門上、后門下和中門上、前后門下的制度,等乘客適應后再推行公交刷卡,那么也許要穩妥、有序得多。
公交牽涉數百萬市民,是城市管理中尤為敏感的領域,對公交的政策調整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管是此前的排隊進站還是現在的乘車刷卡一再說明了這個道理。“百萬乘客刷卡添堵京城交通”也再次提醒管理部門,對于城市管理中所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應持高度審慎的態度,在進行這些領域的政策調整時,應把準備或應急預案制定得更周密、細致,把后果按照最嚴重的情況加以估計,惟如此,才不辜負市民的重托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