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2時,三峽大壩全線封頂,達到185米的設計高程。秉著節約的原則,有關方面僅用了8分鐘舉行了簡單的慶祝儀式。三峽工程至今已完成投資1260多億元,而這次簡短的儀式包括鞭炮、標語、彩旗等花費只有數百元。中國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說,儀式雖然簡樸,但無礙三峽工程的偉大。(5月21日《新京報》)
三峽大壩自1997年澆筑第一倉混凝土以來,歷經3080個日夜,創造了百余項“世界第一”,年近八旬的兩院院士潘家錚曾以“四個沒想到”作評:沒想到我國科技水平完全能夠勝任這一歷史性工程;沒想到國家經濟發展如此之快,完全有實力興建這一偉大工程;沒想到中國人的良好管理水平有如此體現;沒想到安全情況之好超出預想。此次慶祝儀式又有一個“沒想到”,那就是打破了大壩澆筑到頂舉行盛大慶典的世界水電界通行做法,以簡樸簡短的儀式留存這一重要歷史時刻。
在創建節約型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這短短8分鐘、花錢不過數百元的曠世慶典具有極強的示范意義。隨著重大工程、重要項目的開工完工,人們舉行慶典只是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慶典儀式規模大小、規格高低、隆重與否,與工程本身并沒有多少直接關聯。尤其是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各項現代化建設事業方興未艾的戰略機遇期、發展黃金期和改革攻堅期,很多寶貴的發展機遇稍縱即逝,需要我們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摳出一分一秒,省下一分一毫,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快又好發展。短短8分鐘,它濃縮的喜悅因子無窮無盡,蘊含的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難以衡量。
舉世矚目的8分鐘簡樸慶典,是一個節約型“樣板慶典”,更是一個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艱苦奮斗為榮的行動表率,對時下某些地方流行的“高價慶典”無異于當頭棒喝。表面風光的“高價慶典”,實則是對公共財富和公共資源的嚴重浪費,除了能滿足少數官員的虛榮心,為工程項目貼上一枚毫無實用價值的高價政績標簽,它還抬高了工程成本,助長奢靡之風,尤其是一些好大喜功的干部借慶典亂攤派,組織浩浩蕩蕩的車隊,邀來毫不相干的上級官員及四海賓朋,動輒封路禁行交通管制,擾亂了群眾正常生活,引發了群眾不滿。據報載,去年全國用于慶典活動耗費的錢財就高達46億元,若把這些錢用于國計民生項目,能辦多少暖人心、得人心的實事好事,能為困難群眾排多少憂、解多少難!
新中國成立之時,朱德委員長曾賦詩自警:“以儉入奢易,以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勤儉節約是一種理念、一種作風、一種品質、一種精神,同時也是一種細節、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智慧。對照三峽大壩封頂時的8分鐘慶典,我們每個人都應長久思索
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