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商人,我不應該考慮窮人。如果考慮窮人,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就是錯誤的。因為投資者是讓我拿這個錢去賺錢,而不是去救濟窮人”。任志強是條漢子。明知自己的觀點會招致來自四面八方的聲討,依然敢把自己的觀點亮在桌面上,就這份勇氣,低頭摟錢的開發商中就沒幾個人有。(5月22日《第一財經日報》)
極度自負的法國路易十五有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對此,有識之士仰天長嘆:如果犬儒主義和自我中心已至于如此不可救藥,人類在這地球上生存下去,還有什么價值?!遺憾的是,路易式的邏輯思維并未絕跡,比如地產大鱷任志強又發高論:我是商人,不應該考慮窮人。衍化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我是謀取暴利的商人,哪管什么窮人的死活!
精英的冷酷和自負,我們并不陌生,任志強只不過又增添了最新的注腳。面對精英的不斷挑釁,我們除了反唇相譏,似乎別無他法。面對民眾的抗議,精英要么不屑地無動于衷,要么優雅地聳聳肩膀,或者輕蔑地一笑,在等待下一個口吐狂言的機會。因此,我們看到,任志強們樂此不疲地制造爆炸性言論,他們在一陣陣狂笑中完成自我撫摩,也完成了對公眾情感的戲弄。對此,公眾除了暴怒又能如何?
曾幾何時,我天真地認為,某些財富新貴應該顧及公眾的心理承受力,要友善要有氣度;我也勸說像我一樣的草根,面對精英的話語暴力要理智、冷靜、寬容。正如學者秋風所言:“新興的財富群體,哪怕只是從純粹自利的角度考慮,他們恐怕也該自我克制。”節制是精英的身份證,財富精英們應該有道德自覺。事實證明,這是讓人多么汗顏的一相情愿!任志強們總是最大限度地向公眾情感宣戰,他們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甚至連冠冕堂皇的借口也放棄了,連最基本的常識也罔顧了,比如志強這次就單純把商人與惟利是圖畫上等號。
任志強們一次次地利用各種載體發表貌似正確實則荒謬的言論,公眾一次次地被撩撥得怒不可遏又無可奈何。在這場不對稱的輿論挑釁中,對公眾尤其是被侮辱的窮人來說,這是莫大的悲劇,因為他們只能忍受。這種失衡的態勢之所以存續下去,原因很簡單,精英們有財富主導權,進而擁有話語權,他們是金字塔尖上的群體,越來越豐富的權力資源和越來越嬗遞的財富資源,使他們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
日前,學者劉軍寧在《中國經濟時報》上發表《讓利益與利益相競爭》一文,劉軍寧認為,中國正在變成一個日益多元的社會,出現了不同的利益群體和不同的利益訴求。幫助弱勢群體的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鼓勵他們組織起來,結成利益集團。這是值得期待的真知灼見,惟有弱勢群體也能結成利益集團,他們親密地團結起來,也能占有必要的資源,并且有強大的博弈能力和制衡能力,才能理直氣壯地發出自己的真實呼聲,也才能在面對精英集團的挑釁時反戈一擊。須知,有多方利益集團參與的社會,才能更加健康。
在一個利益集團越來越多元的社會里,“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現代版才不會出現,即便出現也不可怕和可惡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