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夫婦日前訪問黃山,相關報道中有如下一個細節:“安南看到黃山環衛工人在探海松附近放繩到懸崖下撿拾垃圾,連聲稱贊環衛工人了不起,稱正是因為有他們的辛勤勞動,黃山才能這么干凈、這么美麗。”(5月21日《新安晚報》)
“哪來的垃圾?誰扔的垃圾?”、“安南稱贊黃山環衛工人讓誰尷尬?”——幾乎不存在任何懸念,上述那一細節又引起輿論對中國游客文明素質的新一輪反思。
但我想,在就安南先生的“稱贊”進行“自我反思”之前,如果有可能,還是應進一步去征求安南先生本人的意見,問一問安南先生:“您到過世界上不少地方,它們那里是不是都不像我們黃山這樣,景區內是不設環衛工人的?”其實,這樣一個問題并不需要安南來回答,因為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中國人文明素質低——這也許確實是一個無法否認的現實,但也請舉一個素質高的國度讓我瞧瞧,它們那里的城市、景區都是不設環衛工人的嗎?
在網易新聞的網友跟帖中,有人質疑“安南買票了沒有”,這樣的質疑也許有些無禮,有失待客之道,但也順便指出了一個事實:看黃山是要“票”的。也就是說,國人固然常常引黃山為驕傲,認為黃山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部分,但其實“黃山”并不是“我們的”——上山需要購高價門票,這與到麥當勞吃漢堡一樣,雙方僅是一種買賣關系。到過麥當勞就餐的人想必都有印象,麥當勞店堂中也是有清潔工的,他們的工作不只是收拾餐桌,還包括拖地、清掃地板上的垃圾,麥當勞也從沒有報怨過它的顧客將什么東西扔到了地上——為什么不報怨呢?因為顧客付了錢。
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但江山雖好,一旦被人“承包”了,人們也就不再愛惜——因為不是自己的。可以說,中國人表現在公德意識上的所有缺陷莫不與“不是自己的”有關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