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極》破壞香格里拉天池一事的曝光,一些地方的環保局和旅游風景區也“聞風而動”,據說新疆環保局要著手對本地區風景名勝區內的影視拍攝和大型主題演藝等活動及其建筑物和構筑物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黃山也出臺了自衛術,不進行環評不許進山拍影視等等。《無極》,恰如其名,牽出的是一個目前尚沒有盡頭的話題。
記得《無極》剛出來時,雖然備受批評,但還是輕輕松松賺了上億元票房?!稛o極》之所以能如此,作為一個看過此片的觀眾,我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影片的畫面很精美。有論者說,《英雄》的畫面質感至今堪稱杰作,而《無極》在色彩、鏡頭層次感,以及整體調度上,較之《英雄》又是一次飛躍。現在《無極》出事了,我們才知道這精美的畫面是在美麗的香格里拉天池拍的,難怪!我們才知道這“一次飛躍”是建立在對環境的破壞之上的,難怪!我們才知道,網友們的憤怒并非無由,影片中呈現的高山杜鵑花海的畫面,現實中美麗百年的花海盛景難以再現了,難怪!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無極》,“你要自己干凈一點,可能你懂《無極》就多一點。”對于這樣的說法,陳凱歌大表贊同,哈哈!
可這位要求別人干凈一點的人自己并不干凈,把美麗的香格里拉天池搞得如此污臟。自以采擷了最美的景,其實是破壞了最美的景。因為,無論人類制造了多么自以為是的美景,都比不上大自然的鬼斧天工,大自然才是最美的藝術。
也還記得《無極》剛出來時,有一個“不識相”的楞頭青年胡戈,把《無極》惡搞了一下,改編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網絡短片,結果惹惱了陳凱歌,被罵道:“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別人玩玩陳導演的作品,他就怒不可遏,他把人類的遺產玩成這樣,卻不吱聲了。我發現,陳大導演罵別人的那句話用在自己身上其實更為貼切。
是的,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環境是大家的,不是哪一個人的專屬,特別是原始生態景區、名勝古跡,是地方的,也是全國的,還是全人類的,風景名勝內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環境,受法律保護,誰都無權破壞,一旦破壞將無法復原和再生。把大家的環境拿來不負責任地破壞,只為圖一己私利,不是無恥又是什么呢?
是的,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影視制作者想進景區拍攝,景區管理者,或者說地方官員不同意,這筆買賣就做不成。之所以景區對影視拍攝者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青眼有加,仿佛要鋪著紅地毯來歡迎,背后是地方官員深藏的政績心理在作祟。于是視劇組進景區拍攝影視作品被看做“難得的發展機遇”,配之以“領導小組”,以此提高地方或景區知名度,打造所謂的“影視旅游經濟”。這本沒什么不對,問題是,有些地方官員在關注經濟環境的同時,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甚至不惜犧牲生態環境來求取經濟環境的良好,博取自己的政績。這樣,生態環境雖然好似在自己的保護之下,但仍然不免陷入了“公地悲劇”之中,因為環境終究是長期的,而自己的權力卻是暫時的,官員以犧牲地方環境的長期利益來換取一己短期之利,不是無恥又是什么呢?
來源:中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