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竟然進不了北京的一家商店!”5月30日,大連市民吳先生攜女朋友和幾名外國友人組團“北京一日游”時,被當地“東吳絲綢館”門衛以他是中國人為由拒之門外。北京某報一記者隨后混進館內打探情況卻幾遭身份盤查。(6月7日《半島晨報》)
為什么不讓中國人進去?原因很簡單,由于店內的絲綢價格“超貴”,商家擔心中國消費者會對商品價格進行投訴,因此限制中國人進入消費。之所以把消費對象鎖定老外,是因為老外是門外漢,“人傻好騙”。從法理上而言,這是價格欺詐。然而一些網友卻不這么看,拒絕國人入內這還了得?于是有人上綱上線了。
其實,不讓中國人進店購物,不代表店老板歧視中國人,這只不過是商人的狡黠;只讓老外入內,也不代表店老板崇樣媚外,這說明嗜利商人對老外的錢袋更感興趣。然而,一種純粹商業意義的舉動,卻被好事者貼上賣國的標簽,某些血脈賁張的國人更是怒不可遏,要“聘請義和團”的人去砸店。這種激烈的表達讓人瞠目讓人恍惚,真不知今夕是何夕!暫且不說以暴易“暴”本來就很荒謬,把不讓國人入內的行為上升到賣國的高度,實在有些過了
來源: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