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11日 東方網
歲歲年年花相似,一年一度的中考將至,照例又從各地一些學校傳出教師勸“差生”放棄中考的消息。據6月11日《華商報》報道,西安一中學初三某班班主任劉老師在3月份時起就開始動員“差生”放棄中考了,一位化名小晨的女生說,一天,早讀時班主任劉老師走到她面前,說“你成績差就別參加中考了”,還讓寫一份“自愿放棄”中考的申請書,小晨說不會寫,班主任就拿來別人的申請書讓照抄一份,還催促“快點”。小晨說,和她一樣被要求寫申請的還有近10位同學,都是學習成績排名靠后的。
在當今的中考制度下,要想杜絕這類現象暫時不可能,正如在而今的評價體系中要教師改變對所謂“差生”的認識不易做到一樣,我完全能夠體諒劉老師們承受的壓力和他們的苦衷。陶淵明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一甩膀子回他的桃花源里去種田,但在體制中的老師做不到,他們不能不為中考獎金向學校的考核制度低頭折腰。相比于學生,教師是強者,相比于校方,他們又是弱者,處于夾縫中的他們,難處不便為外人道。可是盡管如此,我仍然無法原諒一些教師在勸說“差生”放棄中考時所使用的卑鄙手段。
做過教師的都知道,真愿意放棄升學考的“差生”極少,為什么?就因為他們要頑強地維護自己的自尊。越是成績差的學生越是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明知考不進也要考,因為考了沒取與根本不考就放棄性質兩樣,后者意味著比“差生”還“差生”,在外人眼里,他們連“差生”都不如。他們寧死也要捍衛這點可憐的自尊。教師出身的我太熟悉這種心態了。做教師的為了多拿一點中考獎,學校為了保證那一份升學率,不惜動用這種強人所難的勸說手段:人家明明愿意考試,偏要讓他們自填不參加中考的申請書,目的只為推卸責任,這么做是否有點不夠光明正大?
這還不算嚴重的,更有甚者,石家莊一所學校出臺規定,老師只要成功地勸退一名學生,就可得到學校獎勵的100多元錢。而更為離譜的是,一些學校為了阻止成績不好的學生參加考試,竟然要求他們扮作弱智,在醫院拿到一張證明智力低下的證明,這樣不僅不用擔心拿不到初中畢業證書,以后還能領到政府的生活補貼。(2004年5月3日新華網河北頻道)真可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些學校和教師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為師者三年來在學生面前精心打造的師者形象就這樣崩潰于一朝。就這樣,在歧視、誘哄、逼迫“差生”的過程中,什么師德、師道統統都不講了,教師剩下的只是一副赤裸裸的勢利面孔。
我無權要求教師挺起脊梁抗議現行的考試制度、評價標準,堅不執行校方的旨意,但我希望教師恪守一份起碼的職業操守,做到不歧視“差生”,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像維護學生的考試權一樣維護他們的人格自尊,至少不要利用自己的強者地位逼著學生做不愿做的事,譬如填放棄中考的申請書。
作者:王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