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華南新聞
日前,一位名為“夜貓無話說”的網友貼出《深圳當街虐殺活貓做“貓肉丸”》的帖子,圖片再現了一家名為“方記貓肉丸”的店門口,一只黃色虎紋貓被虐殺的情景,場面血腥,并且周圍不時有學生及家長圍觀。據“夜貓無話說”稱,該店離學校很近,學生都可以看到殺貓“實況”。網友們尤其不滿該店當街虐殺貓只的行為。
如今,民眾保護動物的意識在日益增強。據不完全統計,每個大城市都有小動物保護組織,貓狗組織為最多,如組織愛貓人士舉牌抗議的深圳貓網就是其中之一。熱心人士通過網絡和會員通訊把關心動物的人士組織起來,收留流浪貓并給流浪貓做絕育手術,然后再找熱心人士收養。深圳養狗牌照費能從1萬元下調到100元,也是有賴于這些人士不遺余力的呼吁。“少婦高跟鞋虐殺小貓”以及本次“方記貓肉丸”店事件,正是群眾呼喚動物福利立法的“集中爆發”。
據一位律師介紹,因為我國現在沒有相關法律約束,“方記貓肉丸”屠宰貓的行為,政府部門或行政權力不能依法對其進行懲處,該店最多只能受道德譴責。中國科技大學科技法學研究室主任宋偉認為,在我國動物福利立法最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動物的法律地位。規定了動物的法律地位,對于虐待動物的行為才能有法可依,從而有效地遏制虐待動物現象的蔓延。宋偉博士介紹說,早在1822年,一項禁止虐待動物的議案——“馬丁法令”就在英國獲得了通過,這是動物保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現在,動物福利制度已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起來。英國除了1911年通過現行的動物保護法之外,還陸續出臺了很多專項法律,比如動物園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保護法、狗的繁殖法案、家畜運輸法案等。自1980年以來,歐盟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先后都進行了動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動物福利組織也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起來,而在WTO的規則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條款。
據悉,我國現行的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寥寥可數,除《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檢疫法》等幾部單行法外,余者只散見于《森林法》、《漁業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若干零散條文中,沒有一部專門的、完整的動物保護的總括性法律。宋偉認為,按照動物的生活方式以及與人類關系的不同,可以將動物分為如下六類:農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和野生動物。完善的動物福利法應根據不同種類動物的具體特質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法律。另外,要更好地發揮動物福利法的效力,必須有配套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執法、司法和宣傳教育,需要在全民范圍內達成一種共識,有意識地尊重和保護動物的權利。(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