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23日 來源:人民網
“超級女聲目前發展得很好,也應該是有生命力的,湖南的領導也很支持。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超女、關注超女,這很好啊,體現了一種文化產業的發展。” 昨日,就美國之音一位記者的提問,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伯華輕松而又極富感染力地向外國記者們推銷起了從湖南走出去的“超女”。談起“超女”,周伯華顯得幾分得意。
超級女聲火熱到現在,可謂一直毀譽參半,眾說紛紜。堂堂一省之長力排眾議,冒著被誤解的風險――不少網友就認為省長這么做是不務正業――把這項活動上升到文化產業的高度,和一些人士的“玷污藝術”、要求查封等觀點比起來,筆者以為這是思想進步的表現,是一種務實的做法,值得贊揚。
筆者注意到,很多人士之所以批評超級女聲,除了認為超級女聲具有低俗趨向,容易誤導青年學生等之外,還認為超級女聲不但不能創造財富(只是財富的轉移,如廣告收入),而且勞民傷財。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兩種觀點都是認識不深刻造成的,或者說是受了教科書上的一些經濟理論誤導造成的。
低俗,誤導青年人的說法,一開始很有市場,不少正義凜然的人士出來大加撻伐,當然也遭到了種種反批判,因為這種批判本身就是無中生有,自然經不起反批判的攻擊,很快敗下陣來。但認為超級女聲勞民傷財的觀點還是甚囂塵上,如不少網友就不無尖刻地指出,湖南還有很多窮人,省政府應該拿錢去關注這些窮人,省長應該去關注民生疾苦的大事情。
當然不能說民眾的這種期待不好,但卻具有烏托邦色彩――聽上去很美好,卻無法實施。窮人是靠補貼一下就能富裕起來的嗎?姑且不說這個,那么多窮人該如何補貼?誰是窮人,怎么鑒別?富人會不會冒充窮人?開汽車買經濟適用房的還少嗎?用著手提電腦,領貧困補助的學生還少嗎?窮成了要錢的條件和資本,那么誰還想富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補貼決不是使窮人富裕的最佳途徑。只有使窮人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是正途。而超級女聲,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如果真得贏得觀眾的擁戴,成功舉辦下去,那么它對社會的積極意義,是遠遠超過拿這些錢直接去補貼窮人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好萊塢電影產業――除了每年巨額的票房收入,它還帶給加州無與倫比的知名度,形成龐大的旅游產業……而僅僅旅游產業又將帶動餐飲業,賓館業,而餐飲業又將帶動……,大家去推算吧,等等,其連鎖效應和集聚效應,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難以估量的。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會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說白了,思想也是生產力,文化產業也能幫助創造財富。如果不及時轉變思想,還是抱著過去的舊思想不變,認為只有發展第二產業才能加快經濟發展,其實不光不能帶來真正的發展――盡管表面上很是風光,往往還會南轅北轍,造成經濟的惡性發展。如一些地方大力發展房地產業,發展重工業,造成了房價飛漲,環境污染,直接損害了民眾福利。
因此,筆者呼吁網友正確認識這個問題的同時,也呼吁更多的省長、市長正確認識這個問題,轉變工作思路,積極發展無煙的文化產業,形成一個巨大的品牌,帶動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造福一方百姓。(東方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