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比起網絡,現實的拯救為何如此脆弱
2006-07-03

紅網
 
  一個花季少女受到幾名與她年齡相仿的女子辱罵和毒打,并被強行脫光上身的衣服,在此期間她并沒有反抗和哭泣,這個過程被人錄制下來傳到某網站傳播。7月1日,媒體找到某網站反映這一情況之后,該網站已將此視頻刪除。有記者注意到,網民瀏覽該視頻后的留言內容大多是聲討幾名女生的暴力行為。許多網民認為,這樣的視頻發布在網上會對被打女生本人造成更大的傷害,并可能給瀏覽該視頻的網民帶來不良影響。(見7月2日《京華時報》)
 
  從虐貓事件到銅須事件、“賣身救母”,再到報道中的“虐人”事件(少女被毒打并脫光上衣視頻),種種跡象和現實都表明,“網絡審判”和“網絡暴力”,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擯棄網絡事件傳播者和網絡資源的提供者(網站)的功利性目的不談,當“網絡審判”被處于失控和失范的情況下,很容易變成所謂的“網絡暴力”,而參與其中的網民,都成了事件的“審判官”和“劊子手”,某些人更是一身二職,先把他(她)判為極刑,然后再用附加在網絡上的道德暴力“誅”之而后快。

  朱大可先生認為,這是典型的轉型社會的哄客意志:民眾利用互聯網獲得了話語權,這是一個值得歡呼的偉大事件。上億網民的加入,為中國公共言論平臺的建構,奠定了強大的算術基礎。

  筆者認為這樣的分析是很有見地的。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上,網絡只是提供了一個將早已存在的、公眾所知的潛在性問題公開化的途徑和平臺。民眾一旦將自身身份隱藏起來,便可以用現實存在的道德的力量,通過網絡的平臺“群起而攻之”。

  在此筆者不禁想起一個文學評論中的名詞:德性超越。也就是評判主體先將自己的道德基準和水平,自發和主動地提高到一個足夠高的水平,然后自己站在這個高的道德制高點上,去評判和攻擊他所面臨和嘲諷的事件。

  無疑,我們大部分參與到“網絡審判”和“網絡暴力”的人,都有意和無意地在充當著這樣“德性超越”的角色,而不管自己在現實中是否擁有這樣的道德水平和素質高度。一個明證就是,他們對身邊現實中發生的事情,比如我們幾乎天天遭遇的“馬路冷漠癥”,往往采取默然和漠然的態度,而對網絡中發生的相同和類似事件表示出了狂熱的關注熱情和沖動;他們在現實和網絡中表現出了差別巨大、甚至是大相徑庭的態度,他們對于道德拯救的熱情,僅僅是通過一種虛妄和虛偽的方式來表達出來。他們中一部分關注的目的,是為了讓事情有一個明了的解決和衍生出來的群體效應;而不能排除還有這么一些人,他們不管和不問關注的后果,他們甚至沒有“多余”的興趣去持續關心。

  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現實中還缺乏讓公眾恰當、合理表達自己對于道德拯救熱情和某些現實公共關注事件的環境和機制;另一方面,不客氣地說,現實中實質的冷漠(個性被壓抑但確實是道德真實水準的本質)和網絡中莫名的、偽裝的狂熱(隱藏起來的自身假想的衛道士身份),正是我們民族劣根性中,不能不“口誅筆伐”的一部分。

  比起網絡,我們現實中的拯救為何如此脆弱?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包括那些所謂的“網絡審判”和“網絡暴力”的參與者的人們,都應該深思的事情。誠然,現實的拯救需要支付我們可能預想不到的多樣的“成本”,而我們有沒有想過,僅僅將所謂的拯救停留在網絡“審判”和“暴力”的層面,現實中卻又難以充當自己制定的基準的施行者,我們更多是悲哀、嘆息和尷尬,同時更應該反省和捫心自問吧。

  [作者:李記]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