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青藏路邊的野花請不要采
2006-07-03

新京報
 
  這兩天,全國人民都在為青藏鐵路的通車歡欣鼓舞。我又想起了自己在青藏高原上遇到的兩件事。

  我曾四進青藏高原,1998年我隨中國第一支女子長江源科學考察隊穿過無人區到了我們的母親河長江源頭所在的格拉丹冬雪山腳下的姜古迪如冰川。那次隨行的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的科學家唐邦興告訴我:冰川比他1986年去時退縮了好多好多。
 
  那次青藏高原之行我還采訪到,多年來,在了解江源、認識江源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也辦過傻事,付出過代價。為了研究江源的凍土、植被狀況,一位科學家曾從山上挖了小一塊草皮帶回研究所進行分析。讓這位科學家沒有想到的是,幾年后他再到那片山去的時候,原本綠綠的一座山,竟成了禿山,一點綠色也沒了。挖走一塊草皮能影響一座山,那位科學家和我說這些時,滿臉的遺憾。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它的神秘、它的重要、它的脆弱已經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唐教授和我們進入江源后記的一段工作日記這樣寫道:9月4日,大霜,結冰。沼澤大面積退化。有草甸,無水,出現碎石圈。出現冰川邊緣現象。9月5日,住地后山約50m變質砂板巖破碎。坡面剝蝕強烈,基石裸露。

  那次江源行,我們的向導歐躍說,1997年冬天,長江源遭受了特大雪災,牧民牛羊的損失很嚴重。到了1998年春天,又是大旱。一直到6月25日才下了第一場雨。而這推遲的季風,一來則異常兇猛。在青藏高原這是十分罕見的。那么嚴重的雪災和罕見的季風與1998年夏季,長江中、下游的洪水有沒有關系?唐教授說,恐怕目前還沒有人能說得出來。

  “干旱河谷”是長江源區也是可可西里的一種特殊的自然景觀。蒸發量大于降雨量,溫度高,空氣干燥只生長耐旱的灌叢和稀樹灌草叢。

  可是近年來,干旱河谷的范圍在不斷擴大。60年前干旱植被的上限是2800米,如今已達3200米。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李世杰說,青藏高原很獨特,高山區是冰川,盆地里有眾多的湖泊沉積物,還有凍土。這三大地質載體,完整地記錄著青藏高原的環境氣候變化信息。他們曾在昆侖山南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的甜水海盆地完成了一個57米的湖泊圓形鉆孔,從冰芯中得到了24萬年以來的氣候環境變化信息。

  青藏高原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并且具有超前性。也就是說,在別的地方還沒有變化時,那里已經有反應了,這一論證已在科學界達成共識。

  近年來,科學家在江源區對不同季節的光、水、溫度進行采樣分析后發現,這一地區的變化,會反射到全球的氣候。源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對冰川產生了影響,冰川的變化又影響著全球的氣候。青藏高原可以說是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的一個實驗室,是解開地球奧秘的一把“金鑰匙”。

  同時,青藏高原的生態,屬于脆弱的冰凍圈結構,各個環節都是相互制約的,也都是非常敏感的。那里的生物原本就是生活在一個非常低水平的穩定狀態,它不如南方的高水平的生態系統物種那么豐富。所以,長江源區這種生態系統對外界的變化特別敏感,會出現挖走一塊草皮毀一座山的現象。

  在青藏高原我經歷的另一件事是,2002年我在西藏那曲尼瑪縣采訪時聽說,有兩位我們京城的攝影記者被當地的老百姓給捆起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2002年6月藏羚羊產完羔后,從繁殖地向尼瑪的一條山溝遷徙。

  那天,當地人帶著兩個北京的攝影記者找藏羚羊拍。他們的車一開進那條山溝,司機、縣長和兩個記者都傻了。

  滿溝都是藏羚羊,本已經返青的山坡,又被染成了白色,整整一條山谷都白了。當地人粗粗數后得出的結果是,不低于6萬只。

  就在當地人忙著數母羚羊和小羚羊的時候,兩位記者高興得簡直就瘋了。一個舉著“大炮筒”似的鏡頭,一個扛著攝像機,連追帶趕地又是拍,又是照。可是帶著小羚羊的羊媽媽們,經不住記者們這么追著它們的孩子拍。一時間,母羊帶著小羊跑得跑,踩得踩,山谷里亂成了一團,一只只小羚羊倒在了血泊中。

  縣長急了,哪有這么拍的,藏羚羊受得了嗎?可拍瘋了的記者,根本聽不到當地人的大罵。沒辦法的當地人想出了招兒,拿出車上用于車陷了拉車用的鋼絲繩,一邊吼叫著,一邊把兩個拍瘋了的記者捆了起來。

  青藏鐵路經過的青藏高原,有著荒野上盛開的野花,也有著挖一片草皮就能禿一座山的脆弱環境;那里是藏羚羊母子們遷棲時能染白一條山溝的地方,也住著世代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民族兄弟。向往青藏高原的人們,路途中,當你們從火車上下來呼息高原的空氣,欣賞昆侖山上的小草時,請千萬手下留情,路邊的野花不要采;當你們的鏡頭對準前面自由奔跑的野生動物時,請盡量減少對它們的驚擾。因為,那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們敬畏。

  在此,筆者建議進藏的火車上,除了配備風土人情的書賣以外,也應配備有關生態、自然常識的書供游客選擇。

  □汪永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