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未扎頭發(fā)而遭到老師拒考,2006年1月16日,浙江省溫州市第七中學16歲的學生吳雯雯跳入了冰冷的九山湖中身亡。吳雯雯自殺后,家長將溫州市第七中學和班主任邱雪梅起訴至溫州市鹿城區(qū)法院。首次開庭,被告方教師在己方律師發(fā)言后集體持續(xù)整齊、熱烈鼓掌喝彩,引起法庭騷動,審判長被迫宣布休庭。
那群當庭擊掌的教師其實很可憐
一個正含苞待放的少女,瞬間從校園消失,這對學校、對老師、對家長、對同學,乃至對整個社會的大家庭來說,是一種沉痛,一縷凄楚,一聲長鳴。即便這名辯護律師說得如何口若懸河,即便法律并未明文規(guī)定法庭中不準擊掌喝彩,但是,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在職業(yè)操守和起碼的良知道義面前,是斷不該如此護私利失大節(jié),將一個人所共性的憐憫與關(guān)懷之情拋于腦后,而自顧酣暢的。誠然,我們不能強求這群老師為自己講臺下一名可愛少女的隕落而刮骨搜腸般悲傷,只是我覺得這一群人,他們很可憐,也很可悲,更是很可恥。他們在己方律師振振有詞的辯論聲中,看到的只有脫責的一線光芒,聽到的只是利己的所有鏗鏘之聲,喪失的是他們作為人父人母人師的最基本的人倫元素。
教師們?yōu)槭裁磿w冷血
我理解那些老師們?yōu)槭裁磿恼屏耍涸谒麄兛磥恚麄兒蛯W生之間的關(guān)系,不過是一種單純的市場交易關(guān)系而已。他們出售了教育服務(wù),學生及其家長則為購買這種教育服務(wù)付錢,而打官司,也不過是消費者和教育服務(wù)的出售者之間的一種市場糾紛而已。如果說交易時是“雙贏”的話,那么打官司的時候,就是“零和”了。所以當老師們聽到代理律師的精彩發(fā)言,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因此贏得這場游戲時,他們當然就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了。至于死了一個學生,那不過是一個心理脆弱的“消費者”自己尋短見,又有什么必要放在心上呢?郭松民(北京職員)
高估的高尚需要量化規(guī)整
集體“喝彩”的掌聲再一次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因為某些群體和人群表面的學識和涵養(yǎng)所標榜的“高尚”,就斷定了他們基本群體靈魂的整齊劃一和高尚純潔,從而忽視了對他們的監(jiān)督,免除對他們懲罰的制度的弱化,甚至取消。問題的出路還是要依賴于那些俗套但實用的道路:健全和完善我們的各行各業(yè)的制度,量化出違反基本規(guī)則和規(guī)定的處罰和懲罰成本,制定出嚴格的準入和排除機制,大力執(zhí)行。把所謂的“高尚”,用量化的制度保護和監(jiān)督起來。李記(河南編輯)
“鼓掌喝彩”的人竟然是老師
沒有扎好頭發(fā)就不讓參加考試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jù),以這種形式禁考完全是粗暴地侵犯了憲法賦予公民的受教育權(quán)。校方又怎能脫離干系?又怎能若無其事地“鼓掌喝彩”呢?法律的問題自然最終會通過法律的手段予以解決,但道德上的問題又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予以解決呢?一位花季少女生命的逝去,換不來一滴慚悔的淚水,換不來一點點良心上的不安,也換不來更多人的自省,卻換來了堪稱丑陋的集體鼓掌喝彩。王毅(遼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