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關掉政府,也不關兒童福利機構
2006-07-04
因為“預算”經費不足,美國新澤西州州長科爾津7月1日簽署一項行政法令,“關閉”已經沒有權力支出任何預算的州政府。不過,包括兒童福利機構等在內的關鍵部門仍然可以處于運行狀態。(《東方早報》2006年7月3日)
如果說“關閉”已經沒有權力支出任何預算的州政府,在該州乃至美國的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話,那么,把兒童福利機構列為關鍵部門恐怕更是絕無僅有,寧愿關閉政府,也要讓兒童福利機構正常運行,這樣仁慈的行政意識讓我們感慨,更讓我們敬佩!
即使在該州或者在美國,想必兒童福利機構怎么也不如其他部門重要,沒有公務執行權,更沒有社會話語權,州政府之所以將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兒童福利機構列為關鍵部門,無非深諳其屬于“弱勢”和“兒童”,特別需要“特殊關照”,在這樣根深蒂固的行政意識下,“兒童福利機構是關鍵部門”也就不足為奇了。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把那個政府部門列為關鍵部門都比把兒童福利機構列入關鍵部門理由充分,物價部門不重要嗎?沒有物價監管,物價會亂;市政部門不重要嗎?沒有市政,城市怎么運行?交通部門不重要嗎?沒有交通部門,交通怎么暢通?但是,恰恰關鍵部門竟沒有上述這些部門,因為,不管是按照社會管理學的利弊來衡量,還是按照更多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治理社會理念來比照,兒童福利機構更需要照顧。
在一個非常的時期,才能顯現非常的管理社會的智慧,才能有仁慈治理社會的靈光再現,不惟權,不惟勢,不惟文件,不惟生搬硬套,不惟誰說了算,只惟仁慈,只惟看誰更需要關照,只惟“孩子”,有了這樣的仁慈行政色彩,這些兒童福利機構走出的孩子怎么不熱愛政府,怎么不聽政府的話,怎么不支持政府呢?這樣的示范效應影響怎么能夠不好呢?
再看看我們的一些政府部門,平時也把“關注和興辦兒童福利機構”看得很重要,也特別強調“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但是,這些口號也僅僅是口號,更多的時候停留在文件和墻上,在關鍵的時候,兒童權益特別是需要救助的困難兒童權益早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更多的是有權有勢的部門不斷侵犯兒童福利機構的權益,兒童福利機構成了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
“兒童福利機構是關鍵部門”是仁慈行政的一面鏡子,更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如何管理社會的智慧,在政府因為財力不支關門的情況下,還能夠保護讓兒童福利機構繼續運行,如此的行政勇氣可嘉可褒。老百姓的利益無小事,弱勢群體利益更需要保護,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關鍵的時候,能夠說“兒童福利機構是關鍵部門”難上加難。不管是治理一個城市,還是治理一個地方,或者是治理一個國家,在關鍵時刻,對包括兒童在內的弱勢群體的實質性關愛有多少,不但標志著政治的文明和仁慈度,也標志著政治的開明度,更標志著社會文明度,“兒童福利機構是關鍵部門”對我們如何行政啟示多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