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
在對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漠視、僭越、抗拒之中,社會的管理和交易成本被無限地擴大
現實之中,管理層級越少,效率越高;交易之時,中間環節越少,成本越低。有序高效的社會,必然人人遵守規則,恪盡職守,如此,才能低成本高效率,人人受益。
可惜,我們的社會遠不是這個樣子。
山西省省長于幼軍日前就痛斥個別部門和地方政府刁難投資者,在辦理行政許可項目時“只掛號,不看病”,把政務大廳當作“傳達室”,甚至不見好處不辦事(《中國青年報》7月4日)。政務公開本是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效率的好措施,結果卻在實際操作中走了樣。政務公開后,在眾目睽睽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于是就有了更多費盡周折的幕后交易、私下交易。權力依然在尋租,行賄受賄也照舊。
再比如,出于對醫生職業道德的普遍不信任,幾乎所有人去醫院看病時都心懷戒備。做手術不敢直接進手術室,要先送紅包;醫生開了檢查單不愿馬上作檢查,得先找懂行的人打聽打聽是否必要;拿著處方不能直接在醫院買藥,得到外面找藥店貨比三家以防被宰———無形之中,看病的成本大增。行業之風如此惡劣,連醫生去別的醫院看病,也不得不遵守行規,送紅包。(《信息時報》7月2日)。原本是受益者的醫生轉眼就遭人欺,最終大家都受損失。
為了在規則上進行約束,于是就有各類反腐倡廉舉措的出臺,于是就有了獨具特色的廉政賬戶,各式各樣的紅頭文件。例如從7月份開始,全國衛生系統將針對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接受回扣、提成行為,根據各地不同的實際情況建立回扣賬戶(《法制日報》7月4日)。
且不說醫療廉政賬戶的設立是否合理、合法、有效,首先就得增加成本———得有人監督廉政賬戶。如果是轉交醫院,最終以提高工資待遇的名義,發給醫務人員,無非是將黑錢通過合法形式漂白;如果上繳財政,即使能夠用于公益事業,也并非合理的財富轉移。因為實際上支付這筆錢的普通老百姓,并非心甘情愿為此買單。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現實,這就是為破壞規則所付出的代價。如果在紅綠燈路口,人人都守規矩,幾分鐘的忍耐,會換來道路通順共享便利。人人都違規,看似優先過了路口,結果混亂不堪,人人為之受害。更要緊的是,為了找回已經被破壞的秩序,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物力,成本人人分擔,誰也沒得著便宜。
在對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漠視、僭越、抗拒之中,社會的管理和交易成本無限地擴大。表面看,一個人可能因為越軌而獲得益處,實現了個人利益最大化——官員借權力之便貪污受賄,醫生借職務之便收取紅包,乘客加塞兒提前買票上車,但是,在社會這張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環環相扣的關系網中,每個人都會受到他人行為的牽連和約束,它會產生類似多米諾骨牌式的倒塌效應。在連鎖反應中,社會的良性循環系統也將隨之坍塌,從而使得人人都為越軌支付沉重代價。
文 馮雪梅 任大剛 劉景 徐德芳 單雪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