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鄒云翔(江蘇 檢察院人士)
今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日前,據媒體報道:在網上炮制“高州考生被打死”謠言的兩名造謠者被警方抓獲。7月8日,廣東省高州市公安局依法對二人進行治安處罰。造謠就要受到懲處,現實生活如此,被許多人稱作虛擬世界的互聯網同樣要遵守這一規則。(7月12日《人民日報》)
高州考生被打死,農婦被蛇吞吃,近來很多謠言被揭穿。謠言產生是個遺憾的事,但是這樣的狀況又促使我們認真地研究一下,什么情況下的謠言是危險的。房龍在《寬容》一書中告訴我們“胡言亂語就像炸藥,只有放在密閉的狹小空間,并且在原本不受外力的情況下突然受到打擊,它才是危險的”。因此,我們不要對謠言產生過度反應,應該堅信:在言論的PK臺上,真話將永遠勝過假話。
謠言有擾亂社會治安的風險,但有時謠言也鍛煉了人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更讓人感覺到說真話的可貴,認識到透過事物的表象而去探求事情的本質的必要。在農婦被蛇吞這樣的假新聞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當地政府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同時,這樣的事件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因為假話的一時傳出而有過多的但心,因為一個言論開放的社會,當一個人站在真相的反面的時候,必然會有另外一個人站在真相的面前。
謠言的威力是隨著言論空間的開放而削弱的,高州工商毆打高考學生的假新聞,并不能激起我們太多的激憤,因為言論空間的開放,讓我們明白在偌大的中國,即使是公務員隊伍也是良莠不齊的,出現一些不正常現象并不讓人驚奇,一些好人好干部更值得我們珍惜,正是言論的開放,使得我們更有全局觀念,而不至于將思路局限于一個狹小的范圍內走向極端,被謠言所左右,而引發社會的不穩定,我們明白,在言論開放的情況下,即使謠言是真,天也不會塌下來。
一個世界上最好沒有謠言,可是我們研究人類的歷史卻會發現,如果我們刻意地去鏟除謠言,有時卻會鏟除說真話的土壤,人類歷史上很多次對于真理的壓制,有時就是打著反謠言的旗幟的。因此為了能夠聽到真話,我們不得不與謠言共舞。此時,我感覺到房龍所言極對“讓他們去說吧寫吧。如果說的是至理名言,我們當然應該聽一聽;如果不是,它們很快會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