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何勇海
日前,由杭州市七醫院院長趙國秋牽頭的一個課題調查發現,比一般群體而言,公務員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最強烈。為此,此課題建議,全社會要為公務員提供合理的心理支持系統,讓公務員“左手拉著律師,右手拉著心理醫生。”(7月17日《杭州日報》)
這真是一個聳人聽聞的“研究”。據說,研究者們得出“公務員最孤獨”的結論,是基于這樣一種依據:公務員群體“很特殊”,其工作的政策性和紀律性不允許他們出現任何差錯,他們的發展前景有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社會公眾對他們的期望值也很高,所以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遠高于一般群體。在巨大壓力之下,“唯唯諾諾,兢兢業業”便成了公務員們普遍的工作狀態,孤獨感和不安全感倍增。
我承認,工作繁重、壓力大的公務員不是沒有,但那絕對是少之又少。本人經常去某些政府部門辦事,屢屢看到一些公務員們的所謂“孤獨”:老百姓要想辦點事情,往往找不到人影,在崗者也幾乎是在上網、玩游戲;到了下午,全體科室伏桌子的、躺椅子的,有時還會碰上個別男女同事互相調笑……如此松散的工作狀況,能說公務員們工作任務繁重而壓力巨大嗎?正因為公務員們的發展前景毫無令人時時擔憂的“不確定因素”,他們才敢處之泰然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如此看來,公務員們“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最強烈”完全是個經不起推敲的偽命題。
如果說公務員們真的是“最孤獨”、“最不安全”,那也與工作壓力無關。要么是因為有些公務員拿著薪酬不干實事,要么是因為公務員確實是個與人斗的行當,既要欺上,又要瞞下,還要左右逢源,確實不易;更有甚者,要么是因為受賄后天天想著別被反貪局找去,警車一叫心里發慌,晚上常做惡夢。難怪有人要這類公務員“一手拉著心理醫生(讓人給他安心),一手拉著律師(讓人告訴對策,一旦東窗事發可以減輕點罪名)”了。
而我對“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最強烈”的公務員們開的一個藥方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還覺得孤獨和不安全的話,可以徹底解脫一下,跟農民工兄弟們換換工作干啊,他們天天下工地,日曬雨淋,磚頭碰人頭,隨時都有失業和沒錢治病之憂。在異鄉舉目無親,工作壓力如此之大,生活前景如此不確定,孤獨感如此強烈,農民工們沒有怨天尤人,實在難能可貴。老實說,公務員們何時擁有了農民工群體這種兢兢業業的精神,何時也就不會大嘆“孤獨”了。
建議有關研究機構多關注一下農民工們的生存狀態,真要解決社會問題的話,對弱勢群體的有效關注比對強勢群體的討好服務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