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
《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是本年度內地電影中最為觀眾期待的作品。但從目前情況看,無論片子本身還是市場運作,模仿的痕跡十分明顯,還是沒有跳出前幾年的圈子和套路。
兩千五百年前,“民辦教師”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的意思是大家要謙虛,要善于互相學習。這個原則在很多時候是好使的,但是,不應該用于現在的國內影視圈。
風頭正火的張藝謀老師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馮小剛老師的《夜宴》,除了目前可以知道的信息外,實在沒有什么新鮮之處,除了這幾年已泛濫成災的宮廷、古裝、復仇等元素外,在宣傳手段上也沒有超出《無極》等,比如拿緋聞說事兒,比如拿奧斯卡做噱頭。再往前看,成龍的《神話》,片中情節與《奪寶奇兵》和《古今大戰秦俑情》十分雷同,尤其是與張藝謀的《古今大戰秦俑情》劇情更是驚人近似。
電視劇的模仿之風更是讓人無法忍受。劇情、線索、人物、主題及故事結構的相似無處不在,只是有的多些,有的少些;少的可能只是一個理念,而多的甚至連臺詞都會照搬。
模仿成習,偷盜成風,目前影視圈的藝術原創力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萎縮?!安恢\而合”或是“英雄所見略同”,可悲地成了影視圈司空見慣的現實,影視創作已經光明正大到不避諱模仿和抄襲別人的創意。把人家的東西拿來,誰都知道實在既快又省力,但這種習氣卻嚴重地破壞了藝術創作的大環境。模仿也罷,抄襲也罷,剽竊也罷,都不是真正搞藝術的人所應該沾邊的。
連中國最牛的大師們尚且只有如此幾招,正才華枯萎、走入末途,又指望那些后來者有多大的突破?曾經被觀眾們表揚善于創新的陸川,不是也因《可可西里》被告上了法庭嗎?
善于向自己和向別人學習的風氣正在嚴重扼殺著影視工作者的創造力,使影視制作一直籠罩在似曾相識的夢魘中,毫無激情和活力。學習,正在演變為一種可怕的模仿甚至赤裸裸的抄襲。情節與內容的大量雷同,看此劇如同看彼劇,毫無疑問,最后傷害的,還是無辜的觀眾。影視作品模仿與抄襲的風氣,同文學圈和音樂圈的這種風氣一樣,已經讓圈內人和觀眾、讀者、聽眾開始草木皆兵。
什么時候才能像王朔寫給徐靜蕾的劇本一樣,“夢想照進現實”,善于“學習”的風氣有所改變?
我們期待著有一大批不再善于“學習”的影視工作者涌現出來。他們在創作時,敢于大聲說:“三人行沒有我師。如果必須有一個人是老師,那就讓其他人跟我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