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為更加方便廣大群眾休閑娛樂、鍛煉和游覽,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有關部門對本市公園、博物館現狀進行調研。經過論證,選擇了綠地面積較大、位于居住區附近的12個城市公園和6個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意義的博物館自7月1日起,向市民免費開放。
新一批免費公園的開放帶來了一些文明。隨著入園游人的明顯增多,不文明的現象多了起來。
專家觀點:
關于公園免費開放帶來的不文明現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周孝正教授表示:公園免費開放導致這種結果,并不是因為公園免費的原因,恰恰是因為公園免費,而暴露了原有的問題———部分市民的素質還有待提高。“這是一件好事,發現了毛病在哪里,就能有針對性地去想辦法解決。素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此,政府應該當成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來對待。”
“公園免費向社會開放,導致不文明現象增多,環境遭受破壞,我覺得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這是因為在公園免費開放前的準備工作和開放后的管理力度還不到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作此評價。
夏學鑾教授表示,政府把公園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這是一個進步,說明政府職能的轉變,加大了對公眾服務的力度和范圍,這是完全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政府進步的同時,市民素質應有所提高,以適應政府職能的轉變。“怎么去提高,我們不能天真地依靠市民內在的覺悟,還是得加強教育。這就是之前的準備工作,這種教育,市民應該由所在社區來負責,而外來務工人員應該由單位負責。”夏學鑾教授說。
另外,他還表示,不能把“板子”都打在這些不文明的市民身上,有的人不文明是因為他還沒有文明的意識。盡管各大公園都表示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任由游客在園內光膀子、占座睡覺,還是公園的管理力度不足。“比如,公園管理者看到有游客占座睡覺,就應該把他叫起來。免費不等于‘放羊’了,每個人都有娛樂的權利,公園管理者有義務提醒不文明的市民在娛樂的同時,不能影響到他人。”
“同時,政府還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處罰不文明的行為。”夏學鑾教授說,要提高市民素質,不能全靠人們的內在覺悟,應該對不文明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由自律變為他律和自律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