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有多少英雄經得起顛覆”的對顛覆英雄現像質疑的文章中,有網友發出:“世無英雄 僅存超女”的哀嘆,丑化抵毀英雄在當前社會已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社會現像,在譴責這股逆流的同時,我們必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英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豪無疑問,他即是對前人精神意識行為的一種肯定,又是一個民族的向征與國人學習的榜樣,。從這一角度出發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道德淪喪的根源就在于歷史被歪曲英雄被顛覆這話是非常正確的。
當然英雄有各式各樣的,有人說外國人對中華民族的記憶里只有二個人物的模樣:一個叫“孔子”、一個叫“毛澤東”,它們對這二個中國思想家是非常非常尊重的,他們應該算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可恰恰是這二人,恰恰是當前的中國社會自已中國人對這二人的抵毀得最歷害。
超女是什么?有什么意義?越女就是戲子,戲子就是靠表演混飯吃的人,他最多是娛樂生活的一部份,不可能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整體形像,也不應該成為整體社會的學習榜樣,聯系去年“李春宇”上了時代周刊后不少人高呼英雄李春宇、甚至扯蛋扯到民主的勝利、民主在中國的啟蒙及前不久某北大教授震臂高呼“一個章子怡 蓋過一萬個孔子” ,我只能憤怒,如果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的形像與影響力居然淪落到靠今天的這幾個戲子來代表, 那這個國家也就只能是劣等民族等著滅亡了。
當然有破就有立,把孔子、毛澤東、到岳飛、雷鋒、及抗美援朝的英雄們的形像顛覆的同時,我們發現李鴻章變得憂國憂民了,和坤也極其可愛了,甚至孫中山也不如袁世凱有人味了。現在紅的都是些什么東西? 大多是些戲子:像老翻白眼的芙蓉姐姐、長著大暴牙的二月丫頭,五音不全的超女及眾多光著屁股抖動著乳房表演的各類明星,且在這些戲子的帶動下國人竟相模仿其形態與生活方式。
對世無英雄 僅存超女的這種社會現像,有人說這是畸形社會的必然產物,功利化商品社會嘛,人本身即是商品,人人都是表演者,賣與買就是生活的全部,至于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根本不必在意與區分。“嘲笑真理、制造謊言、拒絕崇高、鄙視責任、享受墮落”是畸形社會的主流形態、也是必然產物。
有人說這是帝國主義的陰謀,(有美國中央情報局對華工作十條訓令為證),摧毀這個民族的竟爭力甚至使這個民族成為西方附屬部份的最佳利器就是動用自身力量采取文化軟攻勢,把中華民族的英雄摧毀了顛覆了這個民族就會失去自信與尊嚴就會失去謀求強大的動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癱瘓下來,最終再次在西方帝國面前跪下。
有人說中國的歷史造就了中國精英階層的逆民族主義心態,特別是知識文化界精英對中華民族已徹底絕望了,它們認為只有徹底摧毀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才能在這片土地上重建一個符合它們理念的全新的所謂現代社會,至于對這種行為方式下將可能付出的任何代價與成本都在所不惜。
筆者認為:超女或相關戲子是一種大眾文化,而英雄是一種民族文化,這不在一個層次,英雄不能倒下,摧殘摧毀英雄的行為決不能容忍,后果將會是災難性的,英雄跪下了這個民族也必將跪下。 現在的大眾文化已明顯開始向變態化方向發展,而且還以時尚為標簽不斷發出惡臭。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品格問題值得深思,文化界要自重,輿論界也需要有塊遮羞布。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