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羊城晚報 |
![]() ![]() 文/小強 圖/春鳴 盡管學費高達幾千元,今年暑假北京的高爾夫培訓機構少兒班依然爆滿。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培養貴族氣質。(據19日《羊城晚報》) 當代西方社會是直接從擁有強大貴族傳統的中世紀脫胎而來的。在他們的中世紀,貴族是世襲的,私有政權和人民,其私有領地內的事物連國王都無權過問,他們既是國王的合作者也是對抗者,在國王面前享有尊嚴。 而在中國,自秦始皇實行郡縣制以后,地方政權“改土歸流”,能夠私有政權和人民的貴族已經消失,雖有數次“封建”的復辟,但迅速被強大的君權敉平。即便算上某些史家堅持的“門閥士族”的貴族性,貴族傳統的下限也遠在于唐末。科舉大盛之后,“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下層出身的士人紛紛進入廟堂,而同時,君權至大,一人一族的貴盛,多是因為奴才做得好,否則,今日峨冠博帶,明日就可能流刑三千里,乃至滿門抄斬。上層社會大幅流動,根本沒有形成貴族的機制。貴族在古代中國就已經消失,進入到21世紀,反倒人人成了貴族,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當代西方人若扮演貴族,會和“人人平等”的憲政理念相違背,屢屢遭到嘲笑,被認為是卑俗的中產階級趣味的可恥泄露,但這個缺點畢竟可以從他們的文化心理中找到根子。國人如此熱衷于扮演貴族,而且是西方貴族,就不僅有上述的可恥泄露,更是“張公吃酒李公醉”,集虛偽、無知與滑稽于一身。不就是打個球么?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