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霞
據中國扶貧基金會公布的數字,目前全國的普通高校中,貧困生460萬人左右,約占在校大學生總數的20%。福建省有多少數量的貧困生,暫時沒有得到官方的權威數據。媒體聯合專業調查機構對福建省貧困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況進行的一個小調查顯示,貧困學生的家庭成員數平均在5人左右。其中,有25%的家庭成員為4人,13.3%的家庭成員為5人,11.8%的家庭成員為6人,16.7%的家庭成員為7人,還有1.7%的家庭成員為8人。(《海峽都市報》7月21日)
或許,這個調查的涉及面不夠廣,但貧困生家庭人口多,確實是事實。在有關貧困生的報道當中,經常可以看到其家庭子女眾多。當然,這不是貧困生本身的錯誤,但是子女眾多,往往是其家境貧寒、上不起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多子女家庭來說,孩子一出生可能就意味著“貧困在了起跑線上”。因為隨著他們出生而來的,不僅僅是家庭生活費用的提高,更可能是家庭收入的相對降低,因為父母不但要照料孩子,十有八九還要面對因超生而遭遇的巨額罰款。小品《超生游擊隊》,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孩子出生的時候家庭可能就貧困了,再加上貧困學生的父母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七成家庭入不敷出等客觀原因,孩子們的未來可以想見。
盡管現在的經濟不斷發展,但生活成本的提高也是客觀事實。尤其是教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更是讓一些多子女家庭難以承受。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一旦出生,就要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可是,生養他們的家庭,往往無力支付其成長的成本。
顯然,讓社會為這些超生的人口支付成本,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怪社會保障制度仍舊不健全嗎?抱怨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和相應的處罰措施不妥嗎?看看現在的人口和就業壓力,就知道問題并非如此簡單。
導致貧困生出現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貧困生家庭普遍為大家庭”這個原因卻是無法回避的。正視和解決這一現象,也是減少貧困生的途徑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