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光明日報
許貴元
在紀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際,人們都在思考和議論著這樣一個話題:被大地震曾經毀于一旦的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沿海工業城市為什么可以重獲新生,像鯤鵬一樣展翅雄飛?當時曾經被西方媒體預言“唐山從地球上永遠抹掉了”,為什么又像巨人一樣頂天立地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創造這一“世界奇跡”究竟靠的是什么?從唐山的崛起振興和騰飛中告訴我們: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靠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靠的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唐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場世界罕見的自然浩劫。30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53秒,一場突如其來的7.8級大地震,頃刻之間,把唐山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沿海工業城市夷為一片廢墟。在這次地震中,有24.2萬人喪生,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全部震亡,4202人成為孤兒,城市功能處于全面癱瘓。其災情之重,損失之巨,舉世罕見,被稱為“上世紀全球十大災難”之一。
唐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在遭受地震滅頂之災的危難關頭,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動員全國人民支援唐山抗震救災。地震發生的當天,黨中央就向災區發來慰問電,先后兩次派慰問團飛抵唐山,視察災情,指揮救災,慰問傷員和群眾。并迅速組成了指揮機構,統一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隨后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重建唐山的決定。由國務院及18個部委組成的抗震救災、恢復建設工作小組,奔赴唐山組織領導重建工作。1978年9月。鄧小平同志親臨唐山視察,對唐山恢復建設作了重要指示,為重建新唐山指明了方向。在地震最艱難的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級領導與唐山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戰斗,度過了那難忘的日日夜夜。每一個唐山人都深深地感觸:天大地大沒有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沒有共產黨親!
唐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全國各地和人民解放軍的無私支援和救護。地震發生后,有10萬余名中國人民解放軍、3萬多名醫療隊員、2萬余名各條戰線上的干部職工日夜兼程,趕赴災區,舍死忘生地投入搶險救災;全國各地緊急動員、捐款捐物,送糧送水,送醫送藥,大批救災物資從祖國各地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全國各地派出的1300多人的專業防疫隊伍,有效控制了災后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創造了“大災之后無大疫”的奇跡。為重建新唐山,國家撥款43億元,還有大量鋼材、水泥等建筑物資,并從全國調集了3000多名專家學者、7萬建筑大軍和省內20萬建筑工人,展開了一場空前未有的重建新唐山的大會戰。僅用了10年的時間,唐山恢復建設基本完成,新唐山拔地而起。一些外國人士驚嘆道:“這樣的建設速度和規模,在資本主義國家是根本辦不到的!”新唐山的一磚一瓦和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無不凝聚著全國人民、人民解放軍和廣大建設者及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特別是駐唐各部隊在唐山恢復建設和發展振興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唐山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化悲痛為力量和以感恩為動力。唐山的今天是怎么來的,唐山的發展是怎么來的,唐山的輝煌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唐山的未來將是更加美好的。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每一個唐山人都會找到千真萬確的答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唐山;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唐山;沒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援助和人民解放軍的奮力搶險,就沒有唐山人民的今天!記住“7.28”,不忘“7.28”,不忘感恩,繼承、弘揚和升華“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不僅是唐山人民發自肺腑的心聲,也是召喚和凝聚全民族偉大力量的時代強音。讓我們在“抗震精神”的鼓舞和激勵下,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創造更多的人間奇跡!